当前位置:

观潮的螃蟹丨株洲:技能人才赋能,助力产业跑出“加速度”

新春佳节,喜讯传来。当地时间1月2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正式开通,“中国造”地铁列车载客运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试乘体验并点赞,称这是土耳其最快的地铁列车,感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此作出的贡献。

中车株机该项目负责人李阳阳介绍,在与土方合作过程中,实现了6个月的全球最快地铁列车研发交付速度。

朝气蓬勃的株洲轨道交通产业。

观潮君发现,“全球最快”的背后,除了雄厚的工业底子,优渥的技能型人才培育体系以及广阔的人才发展舞台功不可没。

技能人才助力先进制造业崛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刘明从技能型人才已经转岗教师岗位。

城市因人而兴,人才因城而聚。从1905年创办全省最早的实业学堂——醴陵瓷业学堂,到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创办一批湖南最早的技工学校和中专学校,再到九郎山职教科创城,株洲职教走过了百年历程,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为株洲工业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产业工人,见证和推动了株洲从解放时7000人的小镇发展成为城区人口达173万的兴旺城市。

株洲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

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株洲举行。

为帮助技能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株洲市打造了“技能天下”品牌。通过连续9年举办“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网络直播大赛,累计有105万名一线技能劳动者和在校学生参与比赛,累计有近260万名一线技能劳动者、在校学生得到各企业单位和学校组织的选拔培训。

株洲市第九届“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网络直播大赛颁奖现场。

1月13日,株洲市第九届“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网络直播大赛落下帷幕,近400家企事业单位、5万名技能人才、10万名在校师生参与角逐,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技能盛宴,每场有近50万人关注直播。

在株洲的技能专家库中,有各类裁判专家230名。其中,10%的专家裁判具有国家级裁判资格,30%的专家裁判具有省级裁判资格。株洲先后承办中国技能大赛焊接决赛、“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湖南省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

中式面点师竞赛。

特别是2022年,株洲成功承办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是全国唯一承办首届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的非省会城市,得到人社部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认为本次大赛“组织最好、标准最高、影响最大”。此次大赛中,株洲选手共获得全部55金牌中的34枚,获得16枚银牌和11枚铜牌,稳居金牌榜和奖牌第一名。

经过14年内涵式发展,株洲形成了“教育链”“人才链”精准服务“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模式,年培训技术人才25万人次,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北有天津、南有株洲”和“北有岳麓山大学城、南有九郎山职教科创城”的发展格局,成为驱动湖南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拧螺丝也能成“大国工匠”

在株洲,吴运铎、李临庄、易冉、柳祥国、邹毅等“大国工匠”的名字时常被人们提起。一代又一代甘于奉献、勇攀高峰的高技能人才,赋予这座城市特有的现代工业气质。

中车株所职工邓金龙是株洲市技能提升行动受益者之一。2021年,他在株洲市“技能天下”职业技能车钳复合PK网络直播大赛中,以两场满分的绝对优势摘得桂冠。

中车株所职工邓金龙。

靠“拧螺丝”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邓金龙,曾因中考失利与普高失之交臂,一度陷入失落迷茫。他说,正是“职业技能向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厚度仅0.1毫米的铝制易拉罐罐体上,车削40毫米长的罐体漆面。罐体上漆面厚度仅约0.01毫米,大致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 1/6。同时易拉罐内装满了碳酸气体,车削过程中会产生切削热,易致罐体膨胀,稍有差池,易拉罐就可能会爆裂。而邓金龙能轻松完成“薄壁去瑕”。

从业15年,他已从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车工成长为高级车工、高级装配钳工。“技能提升的同时,我的薪酬、职位也在提升。” 邓金龙感慨道。

株洲工人展示灯泡上割钢丝。

“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业、以赛促产。”株洲市人社局局长潘庆介绍,在株洲,“有技能,有收入,好就业;长技能,涨收入,就好业;高技能,高收入,就业好”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必将促进加快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之路。

在株洲,每一位技能在身的人才都能更加自信地走入社会,以专业技能和过硬实力打破社会偏见,在职场大展拳脚,意气风发地实现人生道路上的“弯道超车”。

当前,株洲市高技能人才达13万人,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株洲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和时代风尚。

打造“磁场”,聚天下英才

从培养技能人才到深度参与产业发展,株洲充分写好了“懂才”“用才”“聚才” 三篇章。

正如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所说:“我们经常讲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但是最根本的还是事业留人。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在株洲的优势产业领域来发挥他们的才干,这些领域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中车株机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生产。

在人才优势加持下,株洲加快产业体系现代化步伐。2022年,全市重点产业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52项,涌现了油电混合动力通用飞机、全自主研发商用磁浮3.0列车等大批高端装备。

株洲重型运载设备生产车间。

株洲提出,未来五年力争新增2个到3个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集体冲锋的态势。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湖湘大地自古英才辈出,株洲将以更高远站位、更宽广视野,通过“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汇聚人才力量,勇立发展潮头。

来源:红网

作者:聂千川 蒋道国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746/97/1228912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