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4日讯(通讯员 钟欣怡 李平 张志翔)七月骄阳似火,红色初心如炬。近日,由醴陵市3名选调生组成的“左权故里新声代”宣讲团,以“讲述左权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将党课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乡村与田间,覆盖群众500余人。通过开展红色宣讲、重温誓词、实践服务等多元活动,忆先烈、传精神、担使命,让青春力量在醴陵热土绽放光芒。
重温誓言守初心,关怀备至映光辉
7月2日,醴陵市均楚镇马家垅村党支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课。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村部会议室。活动中,宣讲团成员以左权将军家书为主线,将革命年代的烽火岁月娓娓道来,在场党员无不动容。
宣讲团在均楚镇马家垅村村部讲授“微党课”。
党课结束后,支部为生活困难党员发放了慰问金,传递组织关怀。“感谢党,感谢组织!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对我们老党员精神上的巨大激励和肯定。”一名受慰问党员感慨道。
宣讲团成员为老党员颁发纪念章。
微光聚薪燃希望,青春向党育新人
次日,宣讲团走进醴陵七中校园。7月3日的“微党课”以“青春心向党,筑梦新时代”为主题,通过互动问答、短视频展播等形式打造了一堂“沉浸式”微党课,向青少年生动阐释党的奋斗历程,实现了让党史“活”起来,让党味“浓”起来。宣讲团成员现场播放了《太行浩气传千古》纪录片,当看到左权将军在十字岭战斗中为掩护战友突围而壮烈牺牲的情节时,在场许多学生纷纷落泪,红色种子已然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宣讲团在醴陵七中讲授“微党课”。
高校学子“三下乡”,共绘振兴新图景
7月4日,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深入马家垅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艺术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在“三下乡”实践团队的启动仪式上,宣讲团成员以“烽火岁月,纸短情长——从左权家书中汲取青春奋进力量”为题,为大学生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行前党课”。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技术’赋能乡村,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在劳动奉献中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宣讲团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走进田垄播火种,悠悠渌水抱太行
7月7日,宣讲团成员重新回到均楚镇,面向数名镇村党员,以“左权精神,当代弘扬”为主题,开展新老对话,在田间地头上了一节充满“泥土味”的微党课。宣讲团成员李平来自太行山畔,他向大家讲述了此前在参观河北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左权纪念馆的感触,以及前段时间左权与母亲的那场跨越千里的特别“团聚”故事。一位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老村委动情地说:“左权将军是‘醴陵伢子’,更是我们醴陵、湖南的骄傲!我们要一起将左权精神传承下去!”
宣讲团在田间地头与镇村党员交流。
从庄严宣誓到青春宣讲,从校园课堂到泥土芬芳,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正是新时代青年党员深入基层、服务发展、砥砺成长的鲜活缩影和真实写照。参加活动的选调生们一致表示,未来将不断创新"理论引导、文化浸润、实践推动"的宣讲模式,确保党的政策在基层一线深入人心,在乡村沃土上绽放青春风采。
来源:红网
作者:钟欣怡 李平 张志翔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