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脱贫故事丨朱伏生:追花夺蜜“大拇哥”

4醴陵脱贫之星朱伏生养殖蜜蜂实现脱贫.jpg

醴陵市茶山镇大西垅村贫困户朱伏生。

红网时刻株洲6月22日讯(通讯员邓立平 匡凤 汪陵安)切割好木板将木板拼在一块,轻轻一摁汽钉枪……很快一叶合格的巢框做好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它竟出自右手只有一只大拇指的残疾人之手。

朱伏生是醴陵市茶山镇大西垅村贫困户1982年,与妻子李段华结婚女儿朱红和儿子朱传虎相继出生后,妻子身体一直不太好朱伏生凭着有木匠手艺和没日没夜地苦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一家人日子倒也过得去。

一次意外 全家生活陷入困境

意外总是不经意间降临。1999年朱伏生在切割木板时,右手受伤食指被平抛机硬生生切断,三个手指萎缩丧失了功能,从此落下了四级残疾

在医院治疗了24天后朱伏生回了家。在家休养的几个月看着自己受伤的右手,朱伏生总会想起被鲜血染红的木板自己还能做木匠吗?今后生计该怎么办?

这时年少的儿子跑到朱伏生的跟前:“爸爸,我要出去打工赚钱养家。”感动之余朱伏生心绪万千。儿子还在读初中怎么忍心让他过早地来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儿子的话,激励着作为一家之主的朱伏生重新振作起来

从此养鸡、养鸭、养蜂、养羊、养猪,最多的时候还种了十多亩地用朱伏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名堂都搞尽了”。白云苍狗十多载转瞬即逝,身体孱弱的妻子又患上了高血压等病女儿出嫁;儿子从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郎变成了南下务工大军的百万分之一,在广东、江苏等地不停辗转可是,家里一直没有大的起色

一阵春风 生活终于走向美好

2013年朱伏生一家三口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根据朱伏生的意愿镇、村和结对帮扶干部制定了产业发展等帮扶措施,先后推荐他参加了蜜蜂、黑山羊、家禽、鱼和农机驾驶等培训班学习技术

“最开始养蜂想得比较简单投入不是很大,万一亏了也亏不了多少”早些年,朱伏生收了一桶蜜蜂从此便结下了与蜜蜂的不解之缘。“刚开始技术不好蜂子要不就是得病要不就走了,一直发展不起来后来拜了师父,规模就搞起来了”均楚镇养蜂能手罗国再被勤奋、好学的朱伏生打动,不仅细心教导他养蜂技术还赠给他六七桶蜜蜂。

2017年一家培训学校赠给朱伏生3桶蜜蜂,结对帮扶干部送来了2本养蜂科技书籍经过刻苦学习和不断摸索,朱伏生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养的蜜蜂基本上不会跑了一般问题,自己就能解决”朱伏生还通过小额扶贫信贷政策贷款3万元发展产业,养蜂规模扩大到20多桶全家由政府代缴新农合、购买了扶贫特惠保,2015年妻子摔跤造成粉碎性骨折,手臂植入两块钢板幸好通过医疗救助政策减轻了不少负担。儿子在江苏省昆山市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模具学徒工作今年,工资从每月1000元涨到了2000元“暂时收入不高,出师后工资就会更高”说起儿子的打工经历,朱伏生眼里充满期待

2017年4月28日镇村干部带着朱伏生参加醴陵市首届农村淘宝电商扶贫农产品展销会,他现场销售了四十多斤蜂蜜还发放了不少自己的名片。展销会后有不少人打电话让朱伏生送货,或者直接上门购买蜂蜜结对帮扶干部也帮助朱伏生销售了一百多斤蜂蜜。朱伏生的“福生蜂园”蜂蜜在当地打响了名气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当年朱伏生的二十多桶蜜蜂共产了一千多斤蜂蜜,平均每斤蜂蜜能卖60元养好蜂的同时,朱伏生还在醴陵市新世纪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树苗培育和栽种等工作一年工资收入2万多元。

考虑到朱伏生的为人和家庭情况2015年,村上推选他担任护林员每逢村上有人办“红白喜事”,他也总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做好防火宣传2017年清明节,有人扫墓时燃点鞭炮不慎起火,正在吃午饭的朱伏生立即放下碗筷第一时间上报火情并赶到了现场,半个小时不到就扑灭了火源……3年多的时间里老朱经常穿着护林员的衣服,骑着装有喇叭的摩托车在全村每个角落巡查和宣传,全心守卫着村上12000多亩山岭他工作的踏实、认真,村民们有目共睹

“从2005年开始村民推选他当上了半边岭组的小组长。13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有次组上要整修一条大约半米宽、30米长的渠道,他又是组织人员又是选购材料忙前忙后忙了好多天,最后只跟村上报了6000多元后来,有个懂行的工程老板私下告诉我说这个价格报得非常实在,换作别人可能会要1万多。”时隔多年回忆起这样一件小事,村党总支书记刘洪波不禁竖起“大拇哥”

“去年我脱贫了可我女儿一家还没脱贫。女婿去世后我的两个外孙女还小,她的公公也要人照顾一家四口,跟当年我面临的情况差不多我要做好这个榜样,告诉她只要自己不放弃日子总会过得下去。”突然谈起女儿朱伏生脸上多了些笑意,眼神中也多了份坚定

精准扶贫的春风让朱伏生家生活走向美好,也必将吹散女儿朱红家头顶的阴霾

追着花跑 “甜蜜事业”不断发酵

“受伤后就很少做木匠活了但是自己的手艺还是要好好利用起来。”朱伏生的身旁很快就堆起了十几叶巢框。目前朱伏生养蜂规模已达56桶。最近朱伏生至少要做50只蜂箱,才够分箱和替换老旧蜂箱“现在蜜蜂主要是在家附近采紫云英花蜜,过阵子要带着全部的蜜蜂去均楚镇周坊村采花之后再去石亭镇花溪村,还要去均楚镇军山村……”一年四季都要追着花跑的朱伏生如今收获了如花的甜蜜生活。

“以前只养1桶蜂的时候我妻子总说要喝蜂蜜,那时候有一点蜂蜜都想着要卖掉变钱现在有蜂蜜喝了,我叫她喝她又不想喝了哈哈。”朱伏生打趣道

从最开始收来的1桶蜂到目前56桶蜂,今年已经58岁朱伏生仍旧干劲十足

朱伏生和师父罗国再以及其他4人一块成立了“再来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正在申请注册“渌水春秋”商标

2017年成为“养蜂能手”的朱伏生收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是本村贫困户杨迪吾朱伏生送了2桶蜜蜂给他作“种子”:“师父送了蜂子给我,现在我当了师父,也要传承好这个做法”杨迪吾的蜜蜂跟朱伏生的蜜蜂一起,就放在离朱伏生家不远的橘园里“这样子,既方便了我帮他照看也方便他学习养蜂技术。”朱伏生说“前阵子,又有人打电话给我想拜师呢”跟随朱伏生学习养蜂技术的人越来越多,结对帮扶干部送的2本养蜂科技书籍也借了出去

橘园里太阳当空照,成千上万的蜜蜂在朱伏生身边飞舞……

来源:红网

作者:邓立平 甘瑶 汪陵安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180622/14090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