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领域的重要急危重症,其特点为起病急骤、眼压急剧升高。若未能及时干预,可在短时间内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陈女士因突发左眼胀痛、视力下降,并伴随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至醴陵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初步诊断,考虑为急性高眼压状态,在给予基础降眼压治疗后,为争取治疗时机,经评估后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进一步诊治。后续专业眼科检查显示,患者左眼视力已无光感,眼压高达52mmHg,右眼房角部分关闭,确诊为“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左眼大发作期,右眼小发作期)”。
疾病特点与急诊处理原则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患者常表现为突发眼痛、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虹视、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其病理机制多与眼前段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房角急性关闭导致房水引流受阻,眼压迅速升高。持续高眼压状态会引起视神经缺血及萎缩,严重者可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急诊处理的核心目标是迅速、有效降低眼压,常用手段包括:
1.药物治疗: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抑制房水生成或促进外流;全身可配合使用高渗剂,通过渗透性利尿快速降低眼压。
2.前房穿刺:在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时,可作为紧急减压措施,暂时缓解高眼压状态,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长期管理及病情监测
急性期控制后,患者需进入系统性的长期管理阶段,重点包括:
1.定期监测眼压、视野及视神经结构变化;
2.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涵盖药物、激光或手术干预;
1.避免诱因,如情绪波动、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一次性大量饮水等;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用眼,定期复查。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快速降压和规范管理。规范的转诊流程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公众如出现突发眼痛、视力骤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及时专业的治疗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青光眼高发群体
以下几类人群是青光眼的高发群体:
1.家族病史者:患病率比普通人高数倍,因此,这类人群定期检查眼压和视神经是防治的关键。
2.四十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尤其是50至70岁的闭角型青光眼高发人群,其中眼轴短、有远视的人更需提高警惕。随着年龄增长,青光眼发病率攀升,这类人群眼球结构更易堵塞房水通道,导致眼压升高,视力受损。
3.高度近视人群:近视矫正手术无法降低患病风险,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4.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青光眼风险高于常人。高血压与眼压呈正相关,血压波动可能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慢性病导致的血管病变还可能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此,控制好各项指标才能守住视力防线。
5.长期用药或有眼外伤史者:激素类药物(或含激素的眼药水)长期使用可能引发激素性青光眼,眼外伤可能导致房角损伤,进而引发继发性青光眼。
6.情绪波动大、生活习惯不佳者:情绪剧烈波动如暴躁、焦虑、失眠等可导致眼压骤升,关灯玩手机、长期熬夜等暗环境用眼习惯会扩大瞳孔,阻塞房角,阻碍房水排出,使眼压升高。
来源:红网
作者:杨建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