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开学在即,孩子视力检查究竟查些啥?

这个暑假,不少孩子陷入“宅家循环”。白天捧平板看动画,夜晚窝沙发打游戏,或穿梭于补习班,眼睛紧盯屏幕书本。

暑假是孩子“视力问题”高发期。高温使户外活动减少,手机平板成“电子保姆”,加上假期末作业冲刺、作息紊乱,孩子视力健康面临挑战。开学后,用眼压力增加。课堂上,要清晰看黑板、投影和书本,视力差影响学习效率与专注力;课后大量读写,对近视防控要求更高。假期轻微视力下降,开学高强度用眼下容易引发不适。

图片1.png

常规近视筛查项目

1.视力检查:了解孩子当前的视力状况,判断其是否达到该年龄段的正常水平。

2.电脑验光:可初步掌握孩子的屈光状态,明确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情况。

3.散瞳验光:针对首次检查或度数变化较大的孩子,散瞳验光能够排除假性近视,获取真实的屈光度数,是准确了解眼睛真正屈光状态的必要步骤。

4.眼轴测量:通过监测眼轴长度的变化趋势,可将其作为评估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5.视功能检查:用于评估双眼的协调能力,排查斜视、弱视等问题。

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

近视管理需遵循“四查一建档”原则,即针对不同近视阶段开展针对性检查,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实现从预防到控制的科学管理,助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清晰视界。

1.预防阶段(尚未近视):检查“远视储备”。即便孩子尚未近视,也应定期接受检查,评估眼睛的远视储备情况,了解眼睛是否存在发展近视的潜在风险。

2.鉴别阶段(疑似近视):查“真假近视”。若孩子出现视力下降现象,需进行真伪近视的鉴别,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干预措施。

3.控制阶段(已近视):查“近视度数变化和高度近视风险”。定期检查眼睛的度数变化,判断是否有加深趋势,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使用角膜塑形镜、进行视力训练等。

4.补救阶段(高度近视):查“高度近视并发症”。若孩子已发展为高度近视,需及时检查是否存在因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等并发症,尽早进行干预,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

此外,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能够动态了解孩子眼睛的发育情况,为近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提醒,孩子近视并非简单地配副眼镜即可解决。家长作为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应关注孩子近视发展的四个阶段,切实做好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龙欢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2/74/1523994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