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干眼为何会引发视疲劳?

生活中,“视疲劳”已成为普遍的眼部不适症状,而干眼症是其重要诱因之一。了解二者关联、明确干眼分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科学缓解眼部不适的关键。

图片4.png

干眼症通过眼干炎症刺激、泪膜不稳及眼表损伤影响视觉质量增加调节负担、眼部肌肉血流异常等生理机制,诱发并加重视疲劳。

干眼与视疲劳的关联

干眼症通过多重机制直接或间接导致并加重视疲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症状叠加效应:干眼引发的眼干、炎症刺激等主观症状,会与视疲劳的酸胀、干涩感相互叠加,显著增强眼部不适感。

2. 光学质量下降:干眼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眼表上皮受损,造成眼球折射面不规则,进而引起光学质量下降。为代偿这一变化,人眼需不断调节屈光状态,同时大脑需增加融像负荷,长期如此便会诱发视疲劳。

3. 眼部生理负荷增加:干眼患者用眼时,眼部肌肉张力及局部血流会异常增加,直接导致眼周酸胀、沉重等视疲劳表现。

需注意的是,视疲劳与干眼常伴随发生。因此,缓解视疲劳不能仅针对用眼习惯,还需同步开展干眼相关治疗,如使用人工泪液、眼部热敷等。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前往正规医院干眼门诊进行专业评估,接受视疲劳与干眼的综合性治疗。

干眼的五种分型:明确类型是精准干预的前提

干眼症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病因与典型表现存在差异:

①脂质异常型干眼:因睑板腺分泌的脂质异常,无法有效发挥锁水防蒸发作用。典型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眼周可能伴随分泌物。

②水液缺乏型干眼:泪腺分泌的水液不足,无法充分滋养眼表。典型表现为眼睛干涩疼痛,在风吹、使用电子屏幕等场景下症状加剧。

③黏蛋白缺乏型干眼:眼表黏蛋白功能异常,导致泪液无法稳定附着于眼球表面。典型表现为眼睛干涩、刺痛,佩戴隐形眼镜时不适感更为明显。

④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泪液在眼表的分布、流动或排出等动力学过程异常,导致泪液停留时间过短。典型表现为短暂泪液增多后(如哭泣后)仍感干涩,或眼部局部区域持续干涩。

⑤混合型干眼: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干眼类型的病理特征(如脂质异常合并水液缺乏),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类型。

科学缓解干眼:从日常护理到专业治疗

针对干眼症,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干预,改善眼部状态,间接缓解视疲劳:

1. 优化眨眼习惯:有意识增加眨眼频率,建议每4-6秒眨眼一次,保持每分钟眨眼约10次,以维持泪膜稳定性。

2. 合理控制用眼时长:遵循“20-20-20”用眼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将视线转移至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持续注视20秒以上,缓解眼部调节疲劳。

3. 均衡膳食营养: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及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胡萝卜、鱼类、坚果等,为眼表健康提供营养支持。

4. 规范使用药物:根据干眼类型,在专业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如人工泪液等),可有效改善症状。

5. 物理干预手段:

热敷与熏蒸:使用热毛巾热敷或中药熏蒸眼部,通过温热作用促进泪液分泌及睑板腺脂质排出。

睑板腺按摩:在专业操作或指导下进行睑板腺按摩,帮助疏通堵塞的腺管,改善泪液质量。

6. 专业医疗治疗:对于中重度干眼,可采用强脉冲光治疗。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提醒,干眼症与视疲劳的关联紧密,要明确干眼分型、评估炎症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日常护理与专业治疗,改善眼部不适,让眼睛恢复健康状态。

来源:红网

作者:吴尧姣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3/90/1526535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