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聂千川 通讯员 谭茜君 株洲报道
徐瑾与客商交流。
作为承载产业项目的第一阵地,园区活力彰显着区域实力。近年来,醴陵经开区着力打造让企业省心、放心、安心的营商环境,以更真的情感、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在招商引资上持续用力、狠下功夫。
作为醴陵招商团队负责人之一,醴陵市商粮局副局长徐瑾可谓功不可没。自2018年分管招商工作以来,徐瑾所在单位每年都被评为株洲市招商引资红旗单位,她个人也连续四年被评为株洲市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
修炼“内外功”招商结硕果
说实话,招商并不简单,成功概率甚至可以用“极低”来形容,用徐瑾的话来说,“谈了50次都不见得能成功一次”。然而,从事招商工作4年,徐瑾参与并达成的大项目超过了40个,这和她扎实的业务功底分不开。“3+3+2”现代产业体系定位怎么理解?全市各个招商平台产业定位怎么样,又有哪些资源空间?如何精准筛选适合醴陵的项目?4年时间,她让自己成功“蜕变”成了株洲的“招商专家”。
这位“招商专家”也并非科班出身,在2018年调到招商战线前,徐瑾从事的是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从工信到招商,跨越不可谓不大。“没有抵触,倒觉得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回忆那次工作调动,徐瑾这样说道。
徐瑾总是利用每一点空闲,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最短时间让自己成为招商引资的行家里手。在她的电脑里、办公桌上,到处都是和招商引资相关的资料,累积的客商资料上千份。一有时间,她就研究省、市出台的产业政策和产业优势,摸索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规律。
今年1至8月,醴陵共引进项目88个,签约金额约200亿元,跑出了招商引资的“醴陵加速度”。
徐瑾向客商推荐醴陵。
吃得苦中苦才是招商人
招商工作没有淡季旺季、没有工作日和周末、没有白天和晚上之分。在招商引资的路上,徐瑾是一个“铁娘子”。经常通宵达旦布置大型项目签约活动,遇到特殊天气,约好的客商会面也绝不含糊。
2021年的一天,徐瑾和北京的客商约好了次日中午见面。不巧当晚醴陵遭遇罕见大雪。为了不错过和客商约好的会面时间,凌晨3点半,徐瑾就顶着风雪出门了,车行至高速路口,被告知封路,徐瑾只好转走小路,路上无数次车辆打滑,遇到被雪压弯的树挡住小路只能绕道而行。原本1个小时的车程,徐瑾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总算按点赶上了飞机,与客商会面。
4年时间里,徐瑾的足迹几乎遍布深圳、广州、佛山等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跑产业园区,登门拜访与醴陵产业相关配套企业,了解产业动态,对她来说,即便这些企业目前没有项目,保不准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要保持紧密的联络,才能抓住一瞬即逝的机会。”徐瑾说。
从事招商引资工作这几年来,徐瑾无数次因为工作亏欠家人。每逢传统节日,徐瑾和同事们要拜访、要接待客商,很少与家人在一起团聚。对孩子,徐瑾也关注较少。一次参加家长会,她甚至不记得孩子升了年级,换了教室,闹出了走错教室的笑话。
“吃得苦中苦才是招商人,工作都是需要人去做的,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对于自己工作的下一步方向,徐瑾也有清晰的认知,用好本土龙头企业优势,发挥“产业链”作用,大力补链强链,引进一批“高大上”的重大项目。在引进“高大上”项目的同时,不忘“小而美”,让“高大上”与“小而美”相映成趣。
来源:红网
作者:聂千川 谭茜君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