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90岁的株洲抗战老兵彭彬彦去世。彭老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在湘西会战中,曾参加过协防芷江机场。
【抗战】训练新兵时,广播喊日本投降了
1943年,抗战陷入艰难的时期,看着山河破败,彭彬彦决定加入抗日救国的队伍。当时他刚满16岁,初中毕业,跟家里提出要报考黄埔军校,最开始家里不同意,但最终同意他去报考。
1945年2月,彭彬彦从黄埔军校毕业,随后被分到中国远征军207师620团,因懂汽车维修,又懂无线电,所以他担任排长,刚一上任,就负责训练新兵。彭老说,他带的排人数不多,都是些怀着满腔救国热忱的年轻小伙子,训练起来也特别有激情。
1945年5月,湘西会战爆发,207师随新6军来到怀化芷江,负责协防芷江机场。
1945年8月初,彭老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将要远征缅甸进行抗战。彭老清楚地记得,当时他正在操场上给新兵讲述如何使用步枪,突然听到广播喊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事迹】黄埔同学会,为株洲做出了贡献
上世纪90年代,株洲黄埔同学会在株洲政商界中有着很大影响力,众多会员在省、市政府单位任职,并引领时代潮流创办了众多企业,还牵头建设株洲抗日纪念场所流芳园。
在两岸交流上,株洲黄埔同学会为株洲和台湾交流提供了便捷的窗口。
2009年,株洲黄埔同学会第一任会长言乃克去世后,彭老担任了第二任会长。此时的株洲黄埔同学会,大多成员已离世,仅剩不多的会员年纪也大了,很少在社会中活跃。而位于民革株洲市委的黄埔同学会办公室,常年寂静,看不到人办公。
【余生】军骨犹存,从简而终
2014年10月,我去采访彭老时,他一直咳嗽不停,那次由感冒引起的病症,足足让他在医院住了10余天。
不过彭老军骨犹存,说话声音很洪亮,唱起了黄埔校歌。当时他笑着说,“我是很幸运的,你看以前的黄埔老同学都撑不住了,就我身体还算好。”
株洲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易伟仁说,彭老晚年常年待在病房,但性格一直很乐观。
5月6日下午3时,彭老追悼会在株洲冶炼厂内的小殡仪馆举行,追悼会简单布置,除了亲戚朋友,参加的人并不多。易伟仁说,彭老生前嘱咐家人,一切要从简而终,不能铺张浪费。
虽然家庭条件不算差,彭老几十年却一直与夫人住在七一路的老房子里。女儿曾多次提出要他搬出去。彭老说住习惯了,不愿意搬。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赵露
编辑:苏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