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精准诊疗点亮老年人生活

情暖金秋,三对携手走过数十载的老年夫妻走进株洲爱尔眼科医院,在同一天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携手告别朦胧视界。

图片13.png

白内障并非老年“专属”,精准分型是关键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内障防治白皮书》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高达80%,但许多患者对疾病认知存在误区。

并发性白内障:系统性疾病的眼部信号

72岁的刘阿姨(化名)患有高血压、青光眼病史,因长期眼压控制不佳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确诊为“并发性白内障”。此类患者需通过详细眼底检查、眼压监测及全身状况评估,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医院青白科医护团队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清除混浊晶状体的同时,同步解决青光眼引发的视神经损伤问题。

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退行性病变

来自石峰区的陈老夫妇(均78岁)与渌口区的吴老夫妇(均81岁)均被诊断为“双眼老年性白内障”。这是因晶状体蛋白变性导致的自然老化过程,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畏光、色觉异常等症状。医院通过光学生物测量仪精准测算人工晶体度数,结合患者用眼需求(如阅读、驾驶、户外活动等)定制多焦点或散光矫正型晶体,实现“看得清”与“看得舒适”的多重保障。

拨开眼前迷雾:白内障手术的“精准与个性化”

现代白内障手术已从“复明手术”升级为“屈光性手术”,核心在于人工晶体的选择与手术技术的精进。

人工晶体类型:

1、单焦点晶体:解决远视力问题,但术后需佩戴老花镜。

2、三焦点晶体:可同步看清远、中、近距离,满足阅读、驾驶、电脑操作等多元化用眼需求。

3、可调式晶体:根据患者术后视觉反馈调整焦距,实现个性化视力优化。

手术技术革新:

飞秒激光辅助技术通过计算机精准控制切口大小与位置,减少人为误差;超声乳化技术以低能量粉碎晶状体核,降低角膜水肿等并发症风险。

多学科协作: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医院联合各科室制定围手术期管理方案,确保手术安全性。

科学认知:白内障手术的时机选择

部分患者误以为需等待白内障“成熟”才能手术,实际上过熟的白内障会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中国白内障临床诊疗指南》明确建议,当视力低于0.5或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时即可干预。早期手术不仅能降低并发症概率,还能通过精准矫正散光、老花等问题,实现“一术解决多重困扰”。

健康提示:科学护眼三步走

定期筛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缩短至每半年一次。

症状预警:若出现视力模糊、重影、夜盲等症状,及时到专业眼科机构就诊。

日常防护:户外活动佩戴UV400防晒眼镜,控制用眼时间,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

三对夫妻的“光明之约”,是医学进步的缩影,更是医患共情的见证。在老龄化加剧的今天,株洲爱尔眼科医院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人文关怀为底色,为更多患者点亮清晰“视”界,共筑精彩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罗瑛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55/54/1542058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