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有色金属职院晏诗洁:文化育人燃赤心

红网时刻新闻7月18日讯(通讯员 张微)作为一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晏诗洁秉持“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为青年听得懂的青春话语,把湖湘红色文化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在跨文化对话中传递中国声音,探索出一条“文化浸润+国际表达”的思政育人新路径。

以文化铸魂,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晏诗洁始终坚信文化自信是青年成长的根与魂。在英语课堂上,她打破传统语言教学的局限,创造性提出“双语思政”教学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语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她主导开发“英语+湖湘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在《高职公共英语》中嵌入“红色家书翻译”“非遗技艺解说”“传统节日情景对话”等模块,让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感悟文化精髓。

她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诗情与烟火》双语课程中,设计“节气里的中国智慧”实践项目。学生用英语撰写节气文化推文、拍摄非遗技艺短视频,并面向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其中作品《芒种·安仁赶分社》通过动画还原千年药俗,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与传播。学生说:“晏老师的课让我们发现,英语不仅是工具,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桥梁。”

图片11.jpg

晏诗洁主持的《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诗情与烟火》课程发布会。

以红色为脉,深挖湖湘精神富矿

“湖湘大地孕育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这是最生动的思政教材。”作为Jerry英语社指导教师,晏诗洁带领团队和湖湘红色经典演绎社、非遗传承社的同学一起深入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岳麓书院等多处红色教育基地,采集口述史资料、翻译红色故事文稿,构建起“湖湘红色文化双语资源库”。她策划的“译湖湘之红”系列活动,通过英文戏剧排演、红色家书诵读等形式,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

以传承为责,架设文化传播之桥

面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播挑战,晏诗洁提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走向世界”。她牵头负责的教育部“展翅汉语桥·体验班组长的一天”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吸引了136名留学生参与。一名肯尼亚学员在结业视频中说:“通过‘云直播’线上课,体验最美湖南、魅力有色的独特韵味之余,让世界听到多元化的中国声音,感悟中国精神,体验中华优秀文化。”

以育人为本,培植文化传承薪火

“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晏诗洁举办“清风润初心 廉洁哺桃李”廉政教育活动,主持撰写的廉政典型案例获“五个一批”廉洁教育品牌;打造节气手工坊、湖湘红色文化展览室,创设沉浸式环境;通过教育部“汉语桥”数字化教学平台、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增强文化体验。

图片12.jpg

晏诗洁带领公共课部教师表演清廉诵读。

依托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大学美育》,她创构非遗美育特色课程,培育“匠心传艺·一校一品”项目,组织开发“廉亦有节”教师廉政教育微视频24个;联动校外育人基地,组织学生赴湖南党史陈列馆、湖南烈士公园开展实地研学;参加非遗馆志愿活动、花神节体验、非遗传承讲座,激活非遗魅力。

以担当为旗,拓展思政教育疆域

作为省级“两优一先”共产党员,晏诗洁将党建与文化传播深度融合。她发起“文化微党课进社团”活动,组织师生党员用中英双语为学生讲述党史故事,组织“国潮文化走进株洲厂BA”,让传统文化在社会各界传播;坚持“内容为王”,立足湖湘文化革命阵地,以开放包容塑造“大内容”,构建“湖湘特色”思政典型案例,以开放共享推动思政资源“破圈”,她撰写的《云上学党史 赓续湖南红》被湖南省列为首批“三十佳”典型案例;建设“党员之家”“红色驿站”“红色宣讲工作室”,打造了“党建+文化”育人平台。

晏诗洁以语言为舟、文化为楫,在思政教育的沃土上耕耘不辍。她以“桥”为志,架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之桥、中国与世界的理解之桥、知识与信仰的升华之桥。在培养“有中国心、世界眼”的新时代青年征程上,她正以笃行不怠的姿态,书写着文化传承与思政育人的隽永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张微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52/1513793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