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简称中车株机)
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主要研制生产基地
几十年来
中车株机坚持创新发展
从修理蒸汽机车
到研制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动车组
再到提供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
不断打造轮轨上流动的“国家名片”
2024年7月26日拍摄的中车株机展厅内摆放的一台1936年从英国购买的机床,铸有“中英庚款”字样,它是中车株机公司从修理进口的“万国牌”蒸汽机车到研制出口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见证。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1936年
粤汉铁路全线贯通
中车株机建厂修理进口蒸汽机车
经历了战争时期的艰难发展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迎来新生
左图:1938年被日军轰炸而遭破坏的中车株机最早的厂房。右图:2009年8月20日拍摄的中车株机一处厂房。
随着新中国工业的建立
1958年12月28日
中车株机与湘潭电机厂联合研制的
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下线
中国迈入铁路机车电气化时代
1958年12月,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下线。
1978年
中车株机全面转产电力机车
成为中国第一家电力机车专业研制企业
“韶山系列”电力机车飞驰在神州大地
直到如今
仍有不少Z、T、K字头的
普速列车由“韶山系列”牵引
成为中国干线电力机车的经典
1980年拍摄的韶山3型电力机车。新华社发(陈小乔 摄)
1985年拍摄的韶山4型电力机车。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
1999年以来
中车株机依靠自主创新和开放集成
完成了一系列技术进化
实现了我国电力机车
从直流传动到交流传动
从普速到高速
从普载到重载的转变
不断推动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
为我国高速铁路与重载铁路
跻身世界前列
做出了有益探索
2001年1月1日,为支援西部电气化铁路建设而组装生产的4台SS3型电力机车在株洲下线。新华社发(邓孙军 摄)
2005年8月18日,“中华之星”列车载着旅客缓缓驶出山海关火车站。“中华之星”电动车组是我国自行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电动车组,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70公里,满座能够承载700多名旅客。2003年,该电动车组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新华社发(刘学忠 摄)
伴随技术革新而来的
是产品谱系不断扩大
一批更节能、更环保、更智能的
轨道交通产品被研制出来
2012年1月20日,一列中低速磁浮列车在株洲下线。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2016年8月1日拍摄的中国首列完全自主化全线无接触网“超级电容”现代有轨电车驾驶室内景。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2016年10月2日拍摄的长沙磁浮快线,由中车株机设计制造。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摄
2023年12月11日拍摄的由中车株机车研发的“超级虚拟轨道列车”。“超级虚拟轨道列车”搭载了数字化智能座舱,创新采用了自动循迹技术,通过“图像识别+北斗定位”感知地面虚拟轨道,能够实现智能驾驶。新华社记者 谢奔 摄
2024年5月9日拍摄的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的抬头显示屏幕。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自1997年以来
中车株机已向51个国家和地区
销售了电力机车、地铁、动车组、工程维护车等
产品已遍布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六大洲
2016年10月3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一列试运行列车在亚吉铁路上行驶。该列车牵引机车由中车株机公司为亚吉铁路量身定制,能够在高达50℃的环境下持续运行,也能够在高原低氧和沙漠高风沙环境下稳定运行。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这是2018年5月4日在土耳其安卡拉拍摄的株机-MNG公司地铁车辆调试车间。该公司由中车株机公司与土耳其MNG集团合资建立,以本地化生产开拓土耳其市场。新华社记者 秦彦洋 摄
2021年7月2日拍摄的中车株机公司出口欧洲的双层动车组。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2024年1月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轻轨列车驶入一处轻轨站。中车株机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研制的轻轨列车1月3日投入商业运营,这是中国制造的轻轨列车首次服务墨西哥城公共交通系统。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 摄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
中车株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从修理进口的“万国牌”蒸汽机车
到研制出口高端轨道交通装备
打造了一张张轮轨上流动的“国家名片”
已成长为
轨道交通产品种类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2021年6月16日,一列由中车株机等联合研发的高原复兴号列车在西藏山南市境内试运行。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拉林铁路建成通车,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同时复兴号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2023年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通运营。由中车株机公司、中车浦镇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CR200J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从香格里拉站首发开往昆明。丽香铁路大大缩减了丽江至香格里拉的交通时间,两地间最快1小时18分可达。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芳洲 薛宇舸
编辑:聂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