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株洲开花结果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3日讯(通讯员 周圆)平安,是民生之要、发展之基。在株洲,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平安株洲”的一张靓丽名片。

精心统筹谋划,推进矛盾调解“一站式”化解

1.jpg

炎陵县开展基层人民调解员培训。市司法局供图

株洲严格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对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指示要求,高站位统筹谋划,高起点整体布局,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株洲建设。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相应机构,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制,强调一把手为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各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深化部门协同,在全市上下形成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先后以市委办、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进一步做好全市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强化系统集成,努力构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有机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紧紧依靠群众,推进矛盾调解延伸到最基层

2.jpg

双方当事人在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见证下握手言和。炎陵县司法局供图

“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战争》的论述中这样写道。

穿越历史时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炎陵从“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伟大创举中获得启示,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20年开始推行“人民调解建在组上”,在村民小组就地选聘人民调解员,将人民调解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感谢你们的调解,我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炎陵水口镇,邱家组与沙场老板曾某因开办沙场的合同事宜产生矛盾纠纷,经过村组调解员的调解,怒目相向的两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这是株洲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人民调解的一个生动缩影。

三年来,炎陵县在全县推广“人民调解建在组上”工作法,组级人民调解员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962件,达到全县矛盾纠纷化解总数的45%,全县80%以上的矛盾纠成功纷化解在村(社区),没有一起“民转刑”案件,60%以上的行政村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

2023年5月,株洲市在炎陵县召开了全市“人民调解建在组上”工作推广会,努力推广人民调解进村组、进小区、进网格、进楼栋,将人民调解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根据该工作法的特点,株洲市各县市区结合区域实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了一批基层矛调工作法。

在攸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乡贤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乡贤+调解”工作法,在全县范围内规范乡贤的选任标准、工作内容、工作机制,进一步激活乡贤资源。在荷塘,创建了“老书记工作室”“楼栋长来当家”等基层矛调组织和矛调模式,实现矛调“日日结、周周清”“件件有回应、调解在楼栋”。同时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创新性地在10个矛盾纠纷多发频发的小区打造小区矛调室,整合政法干警、驻小区工作队、热心业主等资源,广泛开展风险防范、矛盾化解等工作,真正落实到人往一线走,事在一线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引入专业力量,推进矛盾调解法治化

3.jpg

芦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上门开展简易公开听证,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芦淞区人民检察院供图

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治更是推动基层治理的有效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今年3月,芦淞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支持起诉+庭前调解”方式,促成多起劳务合同纠纷案达成和解,帮助10名务工人员成功追讨被拖欠工资近10万元。

故事还得从2022年说起,林某某等10人受张某某雇用,进入某商贸公司工作,但张某某一直未支付林某某等10人的劳动报酬。2023年,林某某等人多次讨薪无果后,向芦淞区人民检察院寻求法律帮助。

芦淞区检察院及时受理案件,启动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立即开展调查。经查,林某某等人所述客观真实,林某某等10人系务工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为维护林某某等人的合法权益,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该院向芦淞区人民法院送达支持起诉书。同时,办案检察官积极开展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一方面与林某某等人多次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另一方面主动与张某某联系,向其宣讲法律政策,帮助他认清法律责任,为调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检察官、法官合力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当庭签署了调解协议,芦淞区人民法院当日出具了调解书。至此,该系列纠纷得到顺利化解。

近年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还针对刑事申诉案件、拟不起诉案件、民事诉讼监督等案件,邀请律师、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区)干部、相关专家学者等作为听证员,在听证过程中,广大听证员帮助讲清法理、讲明情理,共同推动“法结”“心结”一起解,从源头上减少上诉、申诉,有效减少社会对立,增进社会和谐。

如今,不少地方探索创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为此,株洲市着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在矛盾多发领域和矛盾新发地带拓展延伸,将调解工作重点拓展到医疗、交通、物业、物流、征地拆迁以及生态环保等涉及社会矛盾纠纷较多的领域,针对特定行业设立交通事故、物业纠纷、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等诉源治理工作站37个,引入专家学者、商会、协会等行业领域的人才力量,作为特邀调解员入驻,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专业化、行业化、市场化。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矛盾调解高效化

4.jpg

渌口区人民法院利用龙船镇的“共享法庭”在线化解纠纷。渌口区人民法院供图

社会治理为了人民,要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机制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近年来,株洲市各部门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基层治理的方式、手段,着力构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治理更智能、更高效。

“终于把我心里的疙瘩解开了,问题也解决了,感谢党和政府。”家住茶陵县高陇镇古城村的谭某因房屋下沉等问题上访10余年,茶陵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组织相关单位联合调解,成功化解这一“老大难”信访案件。

茶陵县组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打造一站式“信访超市”,整合县纪委、法院、公安、司法、信访和县级8大专业调解委员会资源,设立速裁法庭、劳动仲裁庭、人民调解室等12个功能室,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处、司法调判以及多元化解的无缝对接,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现如今,株洲市已全面铺开运用矛盾纠纷化解信息系统,为纠纷当事人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在线预判评估、在线协商、在线调解、在线仲裁、网上诉讼的线上“一站式”服务,利用该平台已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

人力和科技相统一,是“枫桥经验”发展到今天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今年9月8日,株洲首家“共享法庭”——株洲市渌口区人民法院“共享法庭”(龙船镇)正式落成。该法庭是架构在数字空间中、虚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人民法庭,以“一根网线、一块屏”为标准配置,具备法律咨询、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功能,联合司法、公安、妇联等部门,形成以庭务主任为中心,各种解纷力量为补充的“1+N”枫桥式基层解纷新模式,实现了法院与基层组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做到让老百姓不跑一次、不跑一地,在家门口获得诉讼服务。

近年来,株洲市综治中心聚焦防风险、化矛盾主责,整合网格中心、市域社会治理风险防控“N合一”指挥中心、“一站式”矛调中心、“雪亮工程”终端感知平台、“平安地图”综治信息系统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建成株洲市市域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指挥调度信息平台,构建集“指挥调度、数据汇集、风险防控、决策研判、多元共治、监督考评”为一体,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综治信息平台。通过对辖区实际情况、各项业务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构建一系列模型,设置一系列指标,加强各类风险隐患动态监测、研判分析,社会矛盾风险预警、指挥调度、闭环处置能力得到切实提升,努力实现从“矛盾不上交”到“矛盾少发生、不发生”的转变。

来源:红网

作者:周圆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755/67/1328768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