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变“堵”为“疏” 荷塘区多举措提升市容环境

红网时刻新闻9月24日讯(通讯员 李诺男 周丽丽)“划了线,我们就自觉把摩托车停在线内,不乱停哒”“在小区里种菜还施肥,夏天气好臭滴,整治后小区环境好多哒”……近日,荷塘区宋家桥街道多了摩托车规范停放点,小区里少了泡沫种花盆,市容、小区环境得到有效提升,获得居民点赞。

疏堵结合,引导游商规范经营和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四三零农贸市场周边游商占道经营、非机动乱停乱放,不仅破坏市容环境,还影响居民通行。宋家桥街道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在市场周边规划了一排可容纳50余个零摊担的区域,供周边菜农经营果蔬;在同心路、车城路、市场外围摩托车停放集中的区域,规范划线非机动车停放位置300余个,解决居民摩托车、电动车停车乱、杂问题。

图片9.png

重拳出击,整治老旧小区违规种菜。老旧小区种菜影响居住环境,一直是小区居民强烈反应的问题,也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为取得居民们的支持和理解,降低整治过程中居民与工作人员矛盾的发生率,在整治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与大力宣传,并请邻长多次上户劝导居民自行清理。9月12日起,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各小区逐个开展清理行动,截至19日,共计清理茶园小区、月桂小区、中兴小区等公共区域占用绿化带,利用花盆、塑料盆、泡沫盆违规种菜500余平方米。

城市管理工作离不开全民的参与,为落实好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门店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和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门店开展上户宣传,并再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门店业主维护好责任区域的“门前三包”工作,共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00余份,动员市民共同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保障城市管理工作效果。

“我们通过改变工作方式,站在被管理对象的角度想办法,变‘堵’为‘疏’即解决了问题又减少了管理过程中的冲突,而且慢慢的居民和门店老板自治意识也提升了,市容环境维护起来也容易多了。”宋家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源:红网

作者:李诺男 周丽丽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743/68/1308266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