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协委员来述职丨文新宇:走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之路

编者按:株洲市政协委员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株洲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贡献力量。

政协海报动4.gif

红网时刻记者 聂千川 实习生 朱睿颖 李甜 株洲报道

“以前根本没想到来株洲办公司发展业务,多亏了文总的推荐。”1月7日,在株洲清水塘的一处污水处理项目上,施工负责人高杉笑着告诉记者。

高杉提到的文总,是株洲市政协委员,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文新宇。

“作为政协委员,就是要为国家的建设献言献策,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文新宇是株洲市第七、八届的政协委员,也是株洲市政协第九届政协常委。有多年参与政协经验的他,一直致力于改善株洲市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情况。

考察农村公路照片.jpg

文新宇(右一)考察农村环境。

推动落实河长制 守护好一江碧水

文新宇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特邀界别负责人,同时还是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他的工作范畴,也是他最为关心的方面。

河长制,是⼀项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部署的重大改革,是⼀项地方党政领导参与人数最多的改革,是⼀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的改革。株洲市启动河长制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江碧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中的水”,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机构整合“四办合⼀”、“4+1”轮值巡查执法等典型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但这还远远不够。”在文新宇看来,思想认识和责任落实不够、调查研究开展不深、资金投入压力大、基层组织建设不牢、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等因素在一定程度掣肘了河长制在株洲的推进落实。为此,文新宇发起《全面落实“河长制” 共绘河畅水清岸绿美丽画卷》提案,促进了多部门的对接,在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起到了“1+1>2”的作用。

江浙考察(莫干山展厅).jpg

文新宇(左四)在浙江调研环保产业。

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环保产业“蓝海”市场

清水塘老工业区的搬迁改造引发了多方的关注。文新宇对此也格外上心。

“株洲市清水塘搬迁之后,产业面临一个新的转型,如果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那中间就有一个空白。”文新宇坦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要换思路、换方向,政府部门更要解放思想。文新宇认为,清水塘老工业区的企业搬迁后,留下的土地、水源都需要净化,这其中蕴含的环保产业是个巨大的“蓝海”。

他建议扶持本土环保企业,设立市级节能环保投资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探索建立环保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财政资金奖励与补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以优惠政策引导节能环保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实验团队、公益平台、高校资源等向园区集中,提升园区科技含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节能环保产业并入驻产业园。强化财税、融资、土地等配套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关于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工业用电优惠政策。对有利于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集聚、环境污染治理等的重大环保产业项目用地,给予重点支持。

“现在,株洲已经有了不少本土环保企业。”文新宇说。更令他感到高兴的是,如今环保产业已作为株洲·中国动力谷“3+5+2”产业体系中5个新兴产业之一,列入重点建设。“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株洲的环保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他笑着说。

来源:红网

作者:聂 千川 朱睿颖 李甜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1/01/08/881879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