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8月28日讯(通讯员 何佳玉)今年以来,醴陵市纪委监委扎实做好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开展对官庄镇瓦子坪村和沈潭镇鳌仙村、江田村结对帮扶,同时积极响应助力社会扶贫工作。促使全市扶贫领域作风根本好转,助力瓦子坪村、鳌仙村和江田村拔除“穷根”,架起爱心人士与困难群众之间的桥梁,用真情、真心换来贫困户开心、放心。
贫困户阳建民养蜂。
“兼职”代购纪委干部变身“销蜜王”
“截止昨晚,瓦子坪村贫困户蜂蜜仅3天时间就已预订了2048斤!感谢各位同事朋友、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前段时间,醴陵市纪委监委驻瓦子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谭文平在朋友圈致谢。
事情还得从今年6月谭文平走访贫困户阳建民说起。
“今年雨水少,我养的蜂子产蜜相当多!但到现在为止没能卖出多少,估计卖上一年也卖不完了……”提到蜂蜜产量400余斤之多,本该开心的养蜂贫困户阳建民发起了愁。
“老阳,别愁!咱给你想办法!”出了阳建民家门,谭文平叫上了瓦子坪村主任罗国红开始对全村贫困户养蜂情况进行摸底。
摸底结果显示,全村共有40余户贫困户养殖蜜蜂,目前仍有2194斤蜂蜜待售。
得知这一情况,醴陵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易文星带头在朋友圈当起了代购:“向各位报告一个好消息:省级贫困村官庄镇瓦子坪村贫困户今年蜂蜜产量较高,40元一斤,保质保量,欢迎订购!”醴陵市纪委监委干部也纷纷转发,自发打起了广告。
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胡戴民转发了这则广告后,当天晚上,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联系了他,并要求订购1000斤蜂蜜。“往年端午节,公司通常是给员工们发粽子。今年节前刚好看见老同学发的朋友圈广告,毫不犹豫就订货了。同时蜂蜜象征着生活甜蜜幸福,买贫困户的蜂蜜还能帮助他们脱贫,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据了解,通过醴陵市纪委监委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瓦子坪村40户养殖蜜蜂的贫困户共销出蜂蜜2368斤,总收入94720元,户均直接增收2369元。
“我们计划把‘瓦子坪蜂蜜’打造成一个响亮的品牌,筹划开通品牌网店,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畅通瓦子坪村贫困户蜂蜜的销路,从而用产业扶贫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谭文平谈到下一步计划时信心满满地说。
爱心人士与贫困户合照。
牵线搭桥解贫困户燃眉之急
推销蜂蜜只是醴陵市纪委监委结对帮扶、助力社会扶贫的一个缩影。
今年夏天高温持续,醴陵市纪委监委干部在摸底调查中获悉,一些贫困户家里连电风扇、电饭煲都没有。于是,大家四处联系,希望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
8月3日,在醴陵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委委员姚宁的积极联络下,醴陵市皇家锦冠羽毛球俱乐部的爱心人士一行6人,驱车60公里来到瓦子坪村委会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向44户贫困户共捐赠了18台风扇,26个电饭煲。
“我今天领到了一台电风扇,我邻居领到一个电饭煲,感谢社会爱心人士为我们实现了心愿。”瓦子坪村贫困户彭国平感激道。
除了提供一些生活用品外,醴陵市纪委监委干部还为一些条件特别困难的贫困户解决燃眉之急。
沈潭镇鳌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双权,因家里老房子太过破旧又没钱整修,儿子的对象不愿过门。得知这一情况后,醴陵市纪委监委的党员干部也很着急。最终,在醴陵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罗明的积极联络下,醴陵玉果瓷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捐赠现金1万元,解其燃眉之急。
“收到了爱心人士的捐助,真是雪中送炭。今年房子盖起来,儿媳妇娶进了门,明年说不定就有大胖孙子抱了!”刘双权从爱心人士手中接过资助金,愁容舒展,乐得合不拢嘴。
已脱贫户冯家华和老村支书钟武民为市纪委监委送锦旗。
走心帮扶在实干中得民心树口碑
5月30日,早上7点半,醴陵市纪委监委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你们不仅帮我脱了贫,还为咱瓦子坪村做了太多好事!每次想好好感谢你们,你们却连一只鸡鸭都不肯收。想来想去,决定给你们送一面锦旗……”瓦子坪村已脱贫户冯家华和老村支书钟武民大清早赶来,将锦旗献给市纪委监委干部。
为了送这面锦旗,冯家华和钟武民早上5点半便起床,骑了一小时摩托车到镇上拿了定制的锦旗,再坐了一个半小时班车和公交车辗转来到市里。
“比起纪委干部为全村做的实事,我们这算个啥!”冯家华憨憨地笑道。
实干带来口碑,口碑就是民心。
今年以来,醴陵市纪委监委精准施策、暖心帮扶,急村民所急、解村民之忧:牵头修建竹山坝桥、刘家湾组级路,督促搭建电信信号塔、修建水塔,开展全村范围的厕所改造工程。截至目前,瓦子坪村新增刘家湾、新屋组、半边山3个通信基站,基本解决4G通信网络信号覆盖不到位情况;安全饮水升级改造完成248户,山泉水到户率达100%;厕所改造工程计划完成100户,已完成开挖三格式化粪池80户,完工50户。有效改善了瓦子坪村交通、通讯、饮水、卫生等基础设施,全村贫困户112户348人已脱贫104户332人。
“为百姓做实事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几乎把我们生活上的问题全解决了。”瓦子坪村村民钟卫民坦言,自己并非贫困户,但同样得到了驻村帮扶干部在生活上给予的细致关心和帮助,感觉分外暖心。
“修路修桥修厕所,真心暖心又贴心!”已脱贫户郑珍芝自编顺口溜,对市纪委监委帮扶干部赞不绝口。
精准监督促扶贫领域作风转变
在认真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助力社会扶贫的同时,醴陵市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今年5月,从全市242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和社区、居委会民主推选出726名村级脱贫攻坚监督员,促扶贫领域监督无盲区、作风大转变。
“推选村级脱贫攻坚监督员是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同时也是市纪委监委在扶贫领域监督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举措。”醴陵市纪委常委、监察委委员付颖说。
去年,醴陵市纪委在开展 “脱贫攻坚纪检行”活动中,发现个别村存在村干部优亲厚友、挪用扶贫资金以及驻村帮扶干部工作不实等问题。为了让扶贫领域监督跑完“最后一公里”,提升贫困户满意度和获得感,市纪委商讨提议每村推选出3名群众或无职党员作为村级监督员,履行纪委“监督前哨”的职责,重点对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履行脱贫攻坚责任和工作作风进行监督,同时参与扶贫领域资金监督。
“我清楚自己不是单纯多了个‘村级脱贫攻坚监督员’头衔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带头学懂弄通国家扶贫政策,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全村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醴陵市嘉树镇豆田村村级脱贫攻坚监督员何立均在竞选成功后感言道。
而对于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来说,脱贫攻坚监督员的监督给他们无形之中上了“紧箍咒”。“但我们将化压力为动力,更加自觉地树立良好作风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驻沩山镇大林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潘国文这样说。
据了解,自实行村级脱贫攻坚监督员制度以来,截至8月底,醴陵市脱贫攻坚监督员共收集贫困户反映扶贫领域诉求相关问题56起,目前已全部解决。
“我们自己推选出来的监督员,绝对是最公道最正派的,我们一百个放心!现在不光是干部作风变好了,贫困户拿着领取的扶贫资金去打麻将的风气都被刹住啦!”沩山镇大林村贫困户邓海初谈到村上的监督员时竖起了大拇指。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何佳玉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