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炎陵黄桃 桃醉天下”2025年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1.jpg

“炎陵黄桃 桃醉天下”2025年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7月23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新闻发布会。中共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张建成,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与全域旅游推进处副处长叶小玲,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朱建军,炎陵县优农尚品水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负责人陈世丹出席新闻发布会。

现场实录如下:

2.jpg

中共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又到了炎陵黄桃收获季节,今天很高兴带着炎陵人民的丰收喜悦和深情厚谊,与大家见面。首先,我谨代表中共炎陵县委、炎陵县人民政府和全县人民,向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来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炎陵黄桃产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炎陵黄桃产业和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的有关情况。

一、从黄浦江畔到罗霄山间,炎陵黄桃产业发展是跨越时空的深情牵手。1986年,炎陵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其最新选育的优良黄桃品种“锦绣黄桃”进行试种,并取得初步成功。2011年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派出叶正文专家团队,不辞辛劳,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帮助我们破解产业发展技术瓶颈。2017年、2021年我们先后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签订院县共建协议和补充协议,打造“炎陵黄桃试验站”,持续推动炎陵黄桃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对炎陵黄桃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关心支持。经过近40年的接续努力,炎陵黄桃被培育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明星水果。

2025年炎陵黄桃产业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品质好。我们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炎陵黄桃》团体标准组织生产,进一步完善推广绿色食品炎陵黄桃栽培技术,积极引导“果树上山、老树退出”,持续淘汰衰势、劣势果园。今年,炎陵黄桃的种植面积约9.5万亩,产量约8.9万吨。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果品符合国家农产品检测标准,呈现出桃型正、桃香浓、甜度高等特点,品质极佳,非常值得期待。

二是热度高。炎陵黄桃的关注度非常高,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各级媒体将继续推出专题报道,抖音快手互联网平台、福建番米网络科技等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纷纷来到炎陵展开合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湖南绿叶水果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经销商均提前签下了订单。

三是物流快。我们依托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特别是2600多个物流揽收点、27条物流专线,为炎陵黄桃提供高效寄递服务,以快递物流“上山下乡”助推炎陵黄桃加速“出山”,让炎陵黄桃“今天在树上,明后天就在您手上”。

四是监管实。我们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公共标识使用授权制度、跨省协同打假维权机制,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交易秩序,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五是服务优。省、市、县三级持续在保果品品质、保道路畅通上发力,严格实行分级品控、质量追溯管理,优化公共交通服务,强化疏导管控。依托炎陵黄桃大数据中心平台,为广大果农和消费者提供智能化市场信息服务,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开展党建助力炎陵黄桃品牌建设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桃农,全力服务保障好黄桃产销工作。

二、从单一农产品到黄桃文化季,发展文旅经济是答好两道“融合命题”的生动实践。举办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就是要答好两道“融合命题”,擦亮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等品牌,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活动定位上,坚持融合、传承、创新,以“炎陵黄桃、桃醉天下”为主题,积极宣传推介炎陵“古、红、绿、彩”文化,打造“看得见”的美景、“品得到”的美味、“住得好”的美宿、“传得远”的美名,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对外开放力、城乡消费力和品牌影响力。

在活动主体上,通过党委政府搭台,突出群众主体、游客至上,让炎陵老百姓当主角,让广大游客体验富有特色的烟火气息和老区人民“待客之道”,成为炎陵文旅的“代言人”。

在活动内容上,主推“1+3”模式。“1”是推出“一条精品高山避暑线路”,也就是“酃峰‘湘赣之巅·云端避暑’高山秘境线”,刚刚入选省文旅厅发布的“湖湘十大避暑名山及精品线路”,集登山挑战、地质探秘、高山度假、生态康养于一体,串联酃峰、梨树洲冰臼群、白水寨瀑布底潭、酃峰村竹林秘境、云上大院景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3”是开展“三大主题活动”,分别是:“第十一届炎陵黄桃大会”,将于7月28日在炎陵黄桃主产区之一的中村瑶族乡平乐村举办;“A级景区优惠畅游活动”,炎帝陵、神农谷、云上大院等A级景区将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旅活动,比如国家5A级景区炎帝陵将举办“炎帝+黄桃”文化展示月活动,7月20日至8月20日实行门票5折优惠,对今年中高考毕业生推出“讲炎帝故事免门票”特惠;“炎陵黄桃采摘游系列活动”,招募“炎陵清凉体验官”,打造“桃气夜市”美食街,举办“黄桃采摘大PK”,增强广大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三、从自然人文景观到服务保障提质,神农福地、大美炎陵是令人神往的“诗和远方”。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活动,得到了省市宣传、文旅、农业等部门和领导重视支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文化季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一方面完善了硬件建设。交通方面,通往中村瑶族乡平乐村主产区的道路进行了全面拓宽升级。景区方面,炎陵新增了梨树洲、青石岗等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都是极其适合乡村避暑的世外桃源。炎帝陵、神农谷、红军标语博物馆、云上大院等景区,以及水口镇水西村、十都镇密花村等乡村旅游热门景点也纷纷进行了硬件提质改造。

另一方面加强了软件优化坚持“品质和体验才是永远”,出台《关于加强民宿管理的实施意见》,发布“清凉旅居地图”,公布一批诚信景区、诚信酒店、诚信民宿、诚信旅行社,建立健全基于信用评价的“黑白名单”动态监管机制,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旅游服务提质升级,打造全国寻根祈福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优质口碑。

最后,再次向各位媒体朋友隆重推介炎陵黄桃。虽然黄桃在许多地方都有种植,甚至有些地方的区位环境与炎陵相似,但炎陵黄桃却始终独树一帜。究其原因,我想引用叶正文教授的话来解释。概括起来是“五个好”。

一是品种好。炎陵1986年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锦绣黄桃”,是当时品质最优的黄桃品种。在近40年的本土化改良过程中,炎陵黄桃继承了“锦绣黄桃”的优良基因,长期稳居全国黄桃乃至水果界的“爱马仕”地位。

二是环境好。炎陵地处中高海拔地区,“锦绣黄桃”在这种地理条件下表现出极佳的适应性,特别是在600米至1200米的中高海拔区域尤为适宜。此外,炎陵拥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十分丰富,为黄桃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是气候好。炎陵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黄桃糖分、养分的积累,使得炎陵黄桃口感甜美、色泽鲜艳、果型周正。

四是技术好。炎陵黄桃是院地合作的典范。近40年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科院及省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给予炎陵技术支持。专家团队走村入户、上山下乡,悉心指导桃农种植黄桃。得益于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精细的规范管理,炎陵黄桃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五是服务好。秉持“举全县之力种好一棵桃”的理念,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黄桃产业的发展,成立了黄桃产业办,配备了专业人才力量,安排了专项资金,培育了一大批“桃专家”。在黄桃成熟季,所有党员干部纷纷与桃农结对,协助桃农采摘、选果、销售。炎陵黄桃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连接党员干部与桃农之间的情感纽带。

朋友们,神农福地、大美炎陵,炎陵黄桃、桃醉天下。诚挚邀请海内外朋友,来炎陵体验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共赴“清凉”与“桃醉”交织的盛夏之约!

我们在大美炎陵等着您!谢谢大家!

1.jpg

主持人: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提问:黄桃品种有很多,炎陵黄桃能在全国桃产业中脱颖而出,请问省农业农村厅在支持炎陵黄桃产业发展壮大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3.jpg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张建成: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立足本省自然资源禀赋,通过打造“一县一特”县域精品品牌,指导炎陵县深耕黄桃这个乡村富民产业,推动炎陵黄桃发展成为全国桃产业的佼佼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支持: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做优生产链,筑牢品质根基。科技创新是驱动炎陵黄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核心密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启动“水果周年供应计划”,成功引进“锦绣黄桃”优良品种并在炎陵县实现规模化种植。汇聚国家级桃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等国内顶尖科研力量,结合炎陵实际,制定出台了《炎陵黄桃种植技术规程》,严格规范品种选育、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精准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防护等全流程重要环节,形成了一套全国领先、科学高效的标准化栽培技术,确保炎陵黄桃果形周正、色艳、香浓、脆甜并分拣入市。目前,炎陵黄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普及率达到100%、优质商品果率达到90%以上。

二是深化产销融合,畅通流通链,壮大销售网络。高效流通是助力炎陵黄桃“从山间采摘到舌尖留香”的关键引擎。加强物流体系建设,2020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支持炎陵县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帮助炎陵县建成全省第一个产供销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炎陵黄桃大数据中心,引导快递公司建设500余个村级揽收点,打通炎陵黄桃出湘出海“最初一公里”,力争“当日摘桃、次日吃桃”。支持营销网络融合,帮助炎陵黄桃走进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发展电商产业园和96家村级电商服务站,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地直发、快速触达”。促进产销平台对接,充分利用农博会、农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及中非经贸论坛等多双边经贸活动平台,指导炎陵县开展形式多样的黄桃专题推介会、产销对接会,助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开拓市场、争取订单。

三是实化品牌打造,提升价值链,唱响金字招牌。品牌增值是推动炎陵黄桃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2018年起,省农业农村厅将炎陵黄桃纳入“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扶持范围,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形成“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在央视、抖音、微信等各类媒体平台,打造“炎陵黄桃”IP,年曝光量超2亿次,约6万人参与黄桃上下游产业链,带动近4万桃农人均增收1.3万元。目前,“炎陵黄桃”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百强农产品特色公共品牌、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和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超50亿元。

炎陵黄桃成功崛起,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融合,更是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智慧与汗水的璀璨结晶。省农业农村厅将一如既往支持炎陵黄桃发展,不断巩固和提升炎陵黄桃核心竞争力,将其打造成为引领全国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农民增收的典范。

记者提问:湖南省旅游资源丰富,炎陵作为全省15个文旅融合主导县之一,与其他地区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4.jpg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与全域旅游推进处副处长叶小玲:

炎陵成为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县,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炎陵文化根基深厚,IP资源不可替代。炎陵拥有国家5A级景区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所在地,是连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情感纽带;并且兼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基因及鲜活的客家民俗,形成“始祖文化+红色基因+民俗风情”的立体文化体系,在省内文旅融合县中独具特色。二是“农旅融合”创新模式,以黄桃撬动产业升级。以黄桃为核心深度绑定文旅节会,打造“黄桃采摘+祭祖祈福、黄桃采摘+避暑康养、黄桃采摘+亲子研学”三条精品路线,实现农产品销售与旅游消费的双向赋能。依托政策协同,形成“一颗黄桃带动全域流量”效应。三是生态资源禀赋突出,“避暑经济”成增长引擎。凭借83.55%的森林覆盖率、“亚洲第一氧吧”神农谷及冠绝华中的负氧离子含量等突出生态禀赋,炎陵县大力发展“避暑经济”,创新打造“非遗进景区”“山风音乐会”等文旅融合场景,使“清凉游”成为核心竞争力,并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百强”,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四是区域协作深化,助力湘赣边文旅一体化。炎陵积极融入长株潭文旅联动机制,并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通过文旅资源整合推动跨省合作,积极参与以“红农文旅”融合创新打造“湘赣红”大思政课,助力推进湘赣边区域文旅一体化。

记者提问:炎陵有很多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炎陵黄桃产业的专业合作社,请问合作社在把控品质,供应优质果品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5.jpg

炎陵县优农尚品水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负责人陈世丹:

从大山里的一颗普通桃子,成长为享誉四方的“黄金果”,品质始终是我们炎陵黄桃产业的生命线。作为合作社的一员,我和乡亲们都明白,今天的口碑来之不易,守护品质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为此,我们在生产标准化、全程化服务、严格品控上下了大力气:一是狠抓生产标准化。我们引导农户严格遵循《地理标志产品炎陵黄桃》团体标准,将种植技术规范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从科学修剪树型以优化结果,到倡导增施农家肥、减少化肥使用,再到推广生态栽培中的控草、保水等技术要点,我们都制定了简明易行的操作规程。尤其在病虫害防治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使用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和生物方法,显著降低了农药用量,既保障了黄桃的天然风味,也让每一颗果实都在健康环境中生长。二是强化全程化服务。 针对农户普遍存在的技术短板,我们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修剪、疏果、套袋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领。同时,考虑到部分老年或体力有限农户的实际困难,我们积极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组建专业队伍,提供代套袋、代修剪等托管服务,确保无论农户个体情况如何,都能按照标准种出优质黄桃。三是严把品控关。从采收源头到市场终端,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品控体系。采收环节,依据果皮色泽、手感等判断成熟度,坚决杜绝生果、烂果下树。分拣环节,按果实大小、形状、色泽进行精细分级,确保同一级别果品品质高度一致。包装运输环节,则采用科学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磕碰损伤。通过这套环环相扣的品控流程,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的炎陵黄桃,在口感和品相上都能赢得认可。

这些年,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的农户队伍不断壮大,许多乡亲依靠黄桃产业改善了生活,走上了致富路。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广大桃农同心协力,把品质这根“弦”绷得更紧,让炎陵黄桃品牌更加亮丽,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炎陵的优质好味道!

记者提问:经过近40年的发展,炎陵黄桃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特色文化品牌。能够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其承载的文化价值,以及宣传推广炎陵黄桃文化的一些建议吗?

6.jpg

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朱建军:

作为土生土长的炎陵人,我亲身见证、参与、服务了炎陵黄桃产业近40年的发展历程。

通常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炎陵黄桃文化是炎陵在近40年的黄桃栽培、采摘、营销、加工、节会、观赏历程中所创造、形成的独具炎陵特色的产业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炎陵现象。其特质概括起来,大致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高海拔、高负氧、高昼夜温差,无污染、无药害残留,这“三高两无”的生态环境,正是孕育高品质炎陵黄桃所特有的原生基因。二是科学精细的栽培技艺。炎陵黄桃最初是从上海引进的,近40年的执着坚守和精心实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优,演绎出一个个现代版神农尝百草,敢为人先的鲜活故事,也成了炎陵人传承发展炎帝神农始祖开拓、创新、进取、奉献、融合精神的最好注脚。三是高度自律的品牌意识。品质是炎陵黄桃的核心生命力,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呵护炎陵黄桃品牌已成为全县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任何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行为都会被全县上下一致斥责和唾弃。四是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卖黄桃卖的是良心、是诚信,更是炎陵对外开放的形象。正是这种共同追求和信守的价值取向,成就了炎陵黄桃的“桃醉天下”。五是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从各级党委政府到万千桃农,到各企业,到市场,到各职能部门合力协同,形成完善配套的栽培引导机制,政策扶持机制,市场监管机制,桃旅融合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成为一种制度文化,这正是炎陵黄桃产业得以行稳致远、蓬勃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对于如何发挥文化的引导和影响力,促推炎陵黄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想主要是要持续深化对炎陵黄桃文化内涵及特色的发掘、研究、整合与提炼,形成一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样式;持续扩大文化宣传力度 ,营造品牌聚焦效应;持续加强桃旅深度融合,实现以桃促旅,以旅兴桃,在黄桃文化的观赏、研学、体验游中,彰显炎陵黄桃文化的地域特色与时代价值。

谢谢!

来源:红网

作者:黄怡萍 岳瑾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67/1514960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