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3日讯(通讯员 李青)“现在我可厉害了,能吃两大碗饭!”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病房里,14岁少年小刘端着满满一碗饭菜,脸上洋溢着青少年的烂漫笑容。谁能想到,几个月前的他,曾因特重型颅脑损伤深陷濒死绝境。

4月的一个凌晨,急诊抢救室的门被撞开,浑身是血的小刘被火速推进来,只见他头部肿胀如斗,多处伤口鲜血淋漓,还夹杂着玻璃碎片,鼻孔、耳孔不断渗出新鲜血液,清理伤口的纱布上竟清晰可见脑组织。急诊科医护团队即刻启动快速评估,患者神志深昏迷,瞳孔散大固定,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首次GCS评分仅3分——这是接近脑死亡的危重信号。
“启动创伤MDT会诊!”急诊科主任付武良即刻开通创伤绿色通道。神经疾病中心副主任毛德龙给出明确手术指征,但家属因预判生还渺茫,多次沟通后仍犹豫拒绝。MDT核心团队没有放弃,联合相关科室医师组成沟通小组,从病情评估、手术方案、术后监护到康复预后,对患者家属进行多次耐心且专业的沟通,并用数据说话,用成功案例佐证,经过多轮沟通,终于打消了家属的顾虑,促成了手术同意书的签署,并抓住了关键时间窗口。
在MDT团队的高效配合下,手术历时4小时顺利完成,患者直接转入EICU,实现“手术-监护”零间隙过渡,为术后关键期的救治筑牢基础。
此后每日,急诊ICU、神经疾病中心、药剂科等科室专家准时集结,围绕患者病情进行多维度评估,动态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核心的脑水肿防控难题,MDT团队达成共识,采用“头部+身体”双亚低温精准治疗方案。冰枕持续贴合头部护脑,全身亚低温设备同步启动,将体温精准维持在32-34℃的黄金范围——既能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减少氧耗、抑制炎症反应,又能避免低温引发的循环抑制、凝血异常。
在MDT团队的精准调控下,患者病情逐步好转,20多天后患者成功转出EICU。如今的小刘,已能自主吃饭、在父亲搀扶下稳步行走,眉眼间重拾了花季少年的活力。

“这么严重的脑外伤病例能恢复到这个程度,堪称创伤救治的经典案例,核心是MDT多学科的精准联动。”付武良感慨道,从术前紧急会诊、术中协同作战,到术后精准监护、康复医学全程介入,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多学科的无缝配合。这场救援奇迹,既彰显了亚低温等精准医疗技术的硬核力量,更印证了MDT模式在重症创伤救治中的关键作用,为生命筑起坚固防线。
未来,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将持续深化多学科协作机制,聚焦重症创伤、疑难病症救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精准度与高效性,为更多身处绝境的患者撑起生命的蓝天。
来源:红网
作者:李青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