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白内障不必等“熟”,视力下降影响生活即可及时干预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6日讯(通讯员 杨建)中老年人群眼部机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频发,其中白内障为高发眼病,若忽视干预易影响日常出行与生活质量,规范诊疗与早发现、早干预是守护眼部健康的关键。

图片1.png

61岁的吴女士此前察觉左眼视力下滑,视物清晰度降低,家属陪同其前往醴陵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检查晶状体混浊程度较轻,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今年以来,吴女士左眼视物模糊症状加重,看近处物品不清、外出难以辨别路况,已影响正常生活,遂再次就诊。结合既往眼部诊疗记录与专项检查结果,吴女士左眼裸眼视力仅0.3,晶状体混浊程度符合手术干预指征,医生根据其眼部结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经规范护理恢复,吴女士左眼视力显著提升,复查时裸眼视力达1.0,重拾清晰视界。

图片2.png

白内障发病与年龄增长、眼部老化密切相关,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随年龄递增,早期症状多表现为视力轻微下降、视物发暗,易与“老花眼”混淆而被忽视。临床中,早期白内障还可能伴随视力逐渐模糊、视物颜色变暗发黄、夜间视力下降、眼前重影或眩光,以及近视度数短期内骤升、老花眼突然“好转”等信号,出现此类情况需警惕白内障风险,定期眼部检查是及早发现病症的重要方式。

关于白内障诊疗,传统“等白内障长熟再手术”的观念已更新,当白内障导致的视力下降影响日常阅读、驾驶、看电视等生活场景时,即可考虑手术;若患者同时伴随老花、散光、近视等眼疾,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可同步矫正相关视力问题,解决需频繁更换眼镜的困扰。

针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只要血压、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手术风险可控,无需过度顾虑;白内障手术无严格年龄限制,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若影响视觉发育需尽早干预,中青年并发性白内障(因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引发)若影响视力与生活,也可及时手术,核心判断标准为白内障是否干扰视物质量与日常需求,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指南,因白内障导致矫正视力≤0.5时,可考虑手术干预,职场人群若视力0.6-0.7但影响工作、夜间驾驶,也可尽早评估手术。

中老年眼部健康需重视日常监测,出现视力异常及时就医排查,通过规范检查、个性化诊疗与术后护理,可有效改善视力问题,保障生活质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杨建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55/60/1545876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