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元法院:小案不小看,执行不言弃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7日讯(通讯员 黄晓晴)“法官,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笔钱我要了两年,今天终于拿到了!”近日,在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申请执行人蒋某在办理完领款手续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起历时两年多的侵权纠纷案件,在法院的不懈努力下,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该案源于蒋某与艾某之间的侵权纠纷。案件于2023年经法院调解结案,然而,调解书生效后,艾某并未按照约定主动履行义务。在多次沟通无果后,蒋某于2023年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员立即向被执行人艾某发出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启动了对艾某名下财产的全面调查。然而,执行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被执行人艾某刻意躲避执行,行踪不明,法院通过多种渠道查询,亦未发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面对艾某刻意逃避执行的行为,为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法院依法对艾某适用限制高消费措施,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穷尽财产调查措施仍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后,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向蒋某充分释明的情况下,于当年对该案作出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

负责该案的执行员表示:“对于涉及人民群众的民生案件,哪怕标的额再小,我们始终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理念,坚持执行到底的信念,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在此后的近两年时间里,法院并未因案件“终本”而将其束之高阁,执行员持续关注着案件动态。

转机出现在2025年。申请执行人蒋某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获取了被执行人艾某可能已返回本地的线索,并立即将情况反馈给了法院。执行员核实线索后,第一时间部署警力,成功将艾某拘传至法院。在执行局,执行员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将面临司法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后果。在法律的震慑和执行员的耐心释法下,艾某当场表示,愿意履行全部义务,并立即联系亲友筹款。

当日,艾某将拖欠两年之久的全部案款及相关费用如数交至法院账户,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据悉,近年来,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法院不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特别是建立健全终本案件动态管理台账,对“终本”案件实行“沉睡”唤醒机制,定期进行财产线索筛查,鼓励申请人提供线索并做到快速响应。让像蒋某这样的胜诉当事人即使一时未能实现权益,也能始终感受到法律守护的持续与温度。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晓晴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54/51/1535955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