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3日讯(通讯员 杜志超)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执行工作是实现司法裁判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决定了司法公信力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天元区人民法院始终将执行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战场”,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机制、重拳出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近日,天元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民营企业追偿权纠纷,成功将一起涉民营企业案件的全部执行款项执行到位,及时保障了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该案的高效妥善执结,是天元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积极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又一生动实践。
刚柔并济破僵局
申请执行人某民营企业公司在与被执行人王某、高某追偿权纠纷中胜诉后,因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向天元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高度重视,迅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经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其存在拖延、规避执行的倾向。
为尽快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天元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果断出击,制定了周密的执行方案。执行法官多次与被执行人沟通,明法析理,告知其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在督促履行未果后,法院依法采取冻结银行账户、查封相关资产、限制高消费及预拘留等措施。面对法院强大的执行威慑,被执行人最终主动配合执行,将30余万元案款全部付清,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没想到法院的执行效率这么高,这笔钱对我们企业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法治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力度。”当看到公司账户上如期而至的执行款,某民营企业负责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了,对天元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连声道谢。
司法之力激活民企活力
本案只是天元区人民法院日常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始终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要职责,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保障申请人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于涉民营企业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着力提升执行效率;灵活运用执行和解、分期履行等方式,努力促成双赢;对确有履行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为企业纾困解难争取时间空间;对恶意逃避债务、破坏市场秩序的失信行为,则坚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依法予以惩戒,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今年以来,天元区人民法院已为民营企业执行回款1.79亿余元,充分保障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天元区人民法院不仅切实维护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更有力震慑了失信行为,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下一步,天元区人民法院表示将继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创新执行工作方法,加大执行力度,以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务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的司法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杜志超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