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军营淬炼到学术殿堂 湖南工业大学退伍大学生朱阳磊的多面成长之路

红网时刻新闻4月21日讯(通讯员 陈勇)当高原的霜雪与实验室的晨光在时光长河中相遇,当钢枪的冰冷触感与文献资料的温润墨香交织成诗,一位新时代青年的成长轨迹在湘江之畔徐徐展开。从雪域哨位的忠诚卫士到“双一流”高校的准硕士生,从四类艰苦区的橄榄绿方阵到半导体材料研究的前沿阵地,湖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朱阳磊,用迷彩与书卷交织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当代青年的奋进长歌。

图片11.jpg

淬火成钢:雪域高原的忠诚淬炼

在红军长征途经的川西高原,3200米海拔的哨位见证着年轻的坚守。2020年,刚结束大一的朱阳磊选择褪去青衫换戎装,在四类艰苦区书写“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寒夜岗亭的探照灯与冷月对望,单双杠上磨出的血茧诉说着突破极限的淬炼。冰雹砸碎春芽时,他用体温焐热冻僵的枪栓;沙尘模糊视线时,他如铆钉般楔入阵地。两年间,这个曾在泸定桥头接受红色洗礼的战士,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意志,在武警甘孜支队获评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用橄榄绿的忠诚为青春写下注脚。

破茧成蝶:三栖成长的攀登者

退役复学的朱阳磊,将军旅淬炼的精神密码转化为学术攀登的动能。面对专业转型的阵痛,他将军营的作息纪律移植到实验室,用“五公里越野”的毅力攻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当平均学分绩点从年级中游跃升至前列,当国家励志奖学金与“陶冶材子”奖学金接连收入囊中,这位曾经的边防战士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开辟出新战场。在湖南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答辩现场,他将半导体材料研究与强军报国理想相融合的演讲,让评委看到工科生的人文情怀,斩获省级银奖;参与省级创新创业项目时,他带领团队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攻坚克难,展现退役军人的执行力。他是湖南工业大学砺剑星火社篮球队队员,考取了国家二级篮球裁判证;是累计献血1200ml的志愿先锋,用300小时服务时长诠释军人本色。

百炼成钢:全面发展的多面手

“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化作三年间万余名新生的国防启蒙。作为湖南工业大学砺剑星火社成员,朱阳磊将高原驻训的战术动作改良为军训课程,用“刺杀操”点燃青年的热血。在湖南省“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系列主题活动演讲比赛、株洲市“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的讲台上,他讲述四爷爷26岁牺牲在云南边防的故事,让国防教育不再停留于课本;在征兵宣讲会中,他晒出高原驻训的冻伤疤痕,用真实经历诠释“青春压进枪膛”的深意。当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他选择投身国家“卡脖子”的半导体材料研究——这个决定,既是对四爷爷戍边遗志的传承,更是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当代诠释。

从炉霍高原到珠江之滨,从迷彩方阵到学术殿堂,朱阳磊的成长轨迹折射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图谱。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这位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学子总会翻开军训手册的扉页,那里写着他的青春誓言:“若以奋斗为楫,便没有到不了的远方。”在强军梦与科技梦交织的新时代,这位工大青年正以驰而不息的姿态,向着“大国重器”研制者的目标全力进发,用多面成长的人生答卷,回应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召唤。

来源:红网

作者:陈勇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8/65/1489130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