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炎陵县十都镇:党建引领富民路 花海生"金"绘振兴

红网时刻新闻3月27日讯(通讯员 旷俊苗)春日的炎陵县十都镇黄上村,百亩油菜花海如金色浪潮翻涌山间,村民们手持农具穿梭田垄,无人机轻盈掠过花丛监测长势。这片曾因耕地零散、劳力外流而撂荒的土地,如今在党建引领下焕发新生,通过“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产业“新价值”,奏响乡村振兴的春日序曲。

1.jpg

油菜示范基地。

面对“巴掌田”“鸡窝地”制约规模生产的困境,黄上村党支部创新推行“党群联动”机制,整合零散耕地,建成连片油菜示范基地。村集体统一提供优质种苗,组织农技培训,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地渐渐被金黄花海覆盖,吸引不少外出务工村民返乡耕作。

党员吴家林带头承包撂荒边角地,扛着锄头开垦出第一片试验田:“党员就得冲在前头,带着乡亲们把‘巴掌田’变成‘聚宝盆’!”

为提升种植效益,镇里邀请农技专家驻村指导,开展“田间课堂”36场次,推广机械化精量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使油菜籽亩产提升至200公斤。正在花田疏苗的脱贫户张大姐算起增收账:“油菜收割后接着种水稻,亩产稻谷600公斤,一年两季亩均增收2800元,农闲时还能在基地务工挣工资。”

据统计,该基地年产出油菜籽2.74万公斤、优质稻82.2吨,带动47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村支书李金君介绍,如今村里正谋划延伸产业链,筹建菜籽油加工坊,开发油菜花蜜等特色产品,让“花开一时”变成“增收四季”。

春阳暖照下,轰鸣的耕机在花田旁翻整土地,新一轮水稻育苗已悄然开始,这片被油菜染金的山野,正孕育着更加丰饶的希望。

来源:红网

作者:旷俊苗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7/61/1481987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