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醴陵市李畋镇洪源村:立规破陋习 新风润民心

红网时刻新闻2月25日讯(通讯员 李卫)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不堪重负……这些陈规陋习曾是困扰乡村治理的难题。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近年来,醴陵多部门单位携手,坚持以村规制约、村民自治、典型示范为抓手,将陈规陋习“扫地出门”,让良俗新风“落地生根”。

1月下旬,醴陵市李畋镇洪源村一纸《规范村民操办酒席的村规民约》正式落地,以“硬规矩”涵养“软风气”,为村民减负、为文明赋能,绘就了一幅乡风淳、民风正的新画卷。

立规矩:红白事“瘦身”,酒席乱象“刹车”

“过去村里乔迁、生日酒接连不断,一年光随礼就要花掉大半收入,现在总算能松口气了!”永兴组组长黎申火指着村委会公示栏上的新规连连称赞。洪源村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婚丧酒席从简,其他酒席不办”的铁规矩,将酒席类型严格限定为婚嫁、丧事两类,并规定事前报备、限桌数、限标准,从源头上遏制“人情债”蔓延。

针对婚丧活动中的攀比之风,村规民约亮出“三板斧”:婚事拒绝高价彩礼、低俗婚闹,丧事禁止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倡导用集体婚礼、植树缅怀等新风尚替代旧习俗。新规实施前,村委会充分发挥“片组邻”联系服务群众的优势入户宣讲20余次,确保“户户走到位,规矩入脑更入心”。

树标杆:党员干部带头,文明新风“接力”

在洪源村移风易俗动员会上,前任村支书朱振甲率先表态发言并签订承诺书。全体与会人员观点一致,移风易俗遏制铺张浪费,减轻村民的人情负担,势在必行。新规推行以来,村“两委”坚持“抓关键少数”,要求党员干部、村民组长“三带头”——带头简办红白事、带头抵制滥办酒席、带头宣传文明新风。

这一举措迅速引发“链式反应”。金明组龙云主动取消了原计划为其父举办九十大寿宴席,村民瞿申细父亲去世后,改用播放生平视频、鞠躬致哀的方式替代传统打道场……“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已成为村民共识。

聚民心:人人当主角,共筑新风尚

村委会创新推行“文明银行”机制,将遵守酒席规定、参与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积分,积分到一定数量可以换取生活用品,激发村民自治热情。同时,组建由支村“两委”成员、老干部、党员,组长组成的监督队,让陈规陋习无处遁形。

如今的洪源村,多了读书交流的欢声笑语,少了人情攀比的焦虑叹息。村民自觉将省下的“人情钱”投入产业发展,成为村民致富文明新风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近年村民抢抓住了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现种植有特色水果4000余亩,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擦亮了乡村振兴的“醴陵名片”。

一纸村规,改变的不仅是酒席的规模,更是乡村文明的底色。如今,在醴陵市,以洪源村为代表的多个乡村,以“小村约”撬动“大治理”,用制度刚性培育文明自觉,让移风易俗从“政府要求”变为“群众主动”已蔚然成风。新规落地生根,一幅乡风淳美、邻里和睦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

作者:李卫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6/69/1472962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