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机遇、新突破、新篇章,醴陵这样彰显民生温度!

红网时刻新闻2月11日讯(通讯员 匡凤)回顾过去的一年,醴陵市在就业、教育以及道路安全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对社会治理细致入微的关注,也展示了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成果。

就业新机遇: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4年10月23日,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与湖南湖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携手合作的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电瓷订单班”正式开班,50名同学在这里开启3年的专业学习生涯。

图片

醴陵是电瓷之都,“电瓷”产业是醴陵市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国电瓷行业中占有份额达40%以上,产量占全国的51%,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电瓷订单班”的开办,通过订单式培训、定岗式培养,按照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岗位需求,掌握特定的技能和知识。毕业后,学生能更快融入工作岗位,实现校园直通工厂、人才直达市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近年来,醴陵积极探寻促进就业创业的多元路径,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和就业需求,量身定制支持政策、靶向提供就业服务,分类支持、精准发力,让更多劳动者求职有门路、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图片

2024年,醴陵市人社局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以稳定脱贫人口就业为基点、以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突破点,带动整体就业提升。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1278人,就业率达97.58%。全市13658名脱贫劳动力登记就业12458人,登记就业率达91.21%。全年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311”就业服务34522次,让3464名失业人员和62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688人。

教育新突破:优化资源配置

“床以前会咯吱咯吱响,现在完全没有杂音了。而且,整个环境也非常干净整洁,空气感觉都变得清新了!”“卫生间是全新的,刷牙洗脸的水流现在也变大许多,在校住宿方便多了!”谈起全新改造后的学校宿舍,官庄中学的学生们兴高采烈。

图片

改造前

图片

改造后

你或许难以想象,数月前,这还是令人头痛的老旧校区。官庄中学有学生290余人,偏远山区、山高路远,学生为方便上学多选择住校,学校住校率常年超过80%。然而,学生宿舍建于20多年前,宿舍老旧,房屋漏水、门窗透风、电气线路老化,从教室到操场还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村组道路,往返通行安全隐患大……

2024年,官庄镇政府联合市教育局启动“一键美颜”,学校提质改造工程纳入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清单,赶在9月开学之前,不仅对宿舍进行了全面提质改造,还完成了人行天桥的搭建、校门的重建,校区的面貌翻天覆地,为师生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全新学习生活环境。

图片

图片

记者了解到,2024年,全市改造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10所、农村薄弱学校30所,资助困难学生1.8万人次,醴陵还连续5年获评株洲市高中质量建设综合评价优秀县。不断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整体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安全新篇章:守护每条道路

在茶山镇,穿行而过的交通要道S329一侧临山、一侧临河,不少点位属于临水临崖路段,再加上S333、神马线,三条道路总长44公里,两旁居民集中,车多、人多、路窄、弯道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敲门行动、马甲行动、萤光行动、戴帽行动、亮化行动、雪亮行动、消盲行动、护苗行动、哨兵行动、拓宽行动等道路交通安全“十大行动”,下大力气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

如今,沿线加装了路灯,穿镇而过的三条主干道全部实现了双向路灯,临水临崖路段都加装了护栏、建立了哨兵预警系统、沿线树木都有粘贴反光条,交通事故发生率持续降低。

图片

“超市门口那个骑摩托车的师傅,请把头盔戴好,安全出行……”在茶山镇长沙岭社区交通安全劝导站,劝导员正通过监控平台向现场“隔空喊话”。

劝导站内配备的监控终端,可以实时查看关键区域的道路交通情况,还可以对现场“隔空喊话”,及时处理交通安全问题。工作人员介绍,节假日期间,容易发生交通拥堵。一旦从监控平台看到有堵车的情况,就会通过平台先喊话劝导,再到现场协调。

图片

在茶山镇便民服务大厅内,还设立了茶山镇道路交通安全指挥平台,可以实时查看辖区范围内的972个平安乡村监控点、31个重要平交路口、急弯陡坡、集镇道路监控点,不仅基本覆盖辖区所有的国道、省道以及村组道,还可以对关键区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对全镇道路交通异常情况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图片

过去一年里,醴陵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十大行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十二字”经验获省安委会认可,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2024年,从就业扩容到教育提质,再到道路升级,醴陵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温度持续升温。时光向前,未来市委、市政府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不断探索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治理效能,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繁荣的醴陵。

来源:红网

作者:匡凤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6/55/1469350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