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看似普通的视力问题 背后隐藏哪些健康难题

近视度数在 300 度以下为低度近视,300 至600 度为中度近视,而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达到 600 度及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正常眼球近似球体,随着近视程度加深,眼轴会逐渐变长,眼球体积相应增大,如同吹胀的泡泡,壁体随之变薄,进而可能引发眼底的多种病变。

图片1.png

高度近视会如何发展?

高度近视存在两种发展情况:

单纯性高度近视:成年后度数趋于稳定,不再进展,且不伴有导致不可逆视觉损害的眼底病变。

病理性高度近视:近视度数终身进展,同时伴有不可逆的视觉损害及眼底病变,其主要诱因可能与高度近视导致的眼轴持续过度增长相关。

高度近视为何更易引发白内障?

高度近视人群相对更易发生白内障,主要原因包括:

眼球结构变化:高度近视者眼球较正常更长,眼部结构的血液及营养供应相对较差,晶状体因营养不足,可能加速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

老化进程加快:高度近视者眼部结构较为脆弱,眼球的形态及功能会随年龄增长加速衰退,增加白内障发生风险。

晶状体易受损:长期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会给眼睛带来额外负担,可能加速晶状体老化,使白内障更易出现。

遗传与环境因素:高度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可能影响晶状体健康;过度用眼、紫外线暴露等环境因素,也可能促使白内障形成。

并发症影响:高度近视人群更易出现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变性、玻璃体混浊等眼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间接加速白内障的发生。

高度近视常见的眼底病变有哪些?

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是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凝胶状物质,属于眼内屈光介质的一部分。光线从角膜进入眼内,依次穿过晶状体、房水、玻璃体,最终在视网膜成像。受年龄增长、高度近视等因素影响,玻璃体发生混浊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黄斑变性与破裂:黄斑是视网膜上的一个区域,其中心的小凹称为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为敏锐的部位。当病变累及黄斑时,极易导致视力明显下降。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是眼球的内层,分为外层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内层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两层之间存在潜在间隙,当两层分离时,即称为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的手术该如何选择?

目前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分为激光类近视手术与晶体植入术两类。

术前检查涵盖20余项,包括屈光度、眼压、眼底(高度近视患者常出现豹纹状眼底)、角膜横径、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等;若选择晶体植入类手术,还需增加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眼内结构专项检查。

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及选择何种术式,需详细了解其病史与需求,在尊重其意愿基础上,结合用眼需求及眼部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各类术式并无高低之分,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配方案。

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提醒:高度近视者眼球结构具特殊性,眼健康维护至关重要。建议每年开展全面眼健康检查,着重排查白内障等眼病。日常应强化护眼意识,使用电子设备时,应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与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建议不少于 50 厘米;每使用 20至30 分钟电子设备,应休息 2至3 分钟,可以眺望远处或闭目养神。若出现视物模糊、重影、色彩辨识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来源:红网

作者:张雅君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2/94/1517555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