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这些知识要了解

六旬老人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平时偶尔觉得头晕但没太在意,降压药也是想起才吃。半个月前,于家中突发眼前飘过黑影,看东西像蒙了雾,起初以为是没休息好,直到3天后视力明显下降才去医院检查。眼底检查显示,其视网膜小动脉已呈“铜丝状”硬化,伴有轻度静脉阻塞,被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Ⅱ级。经规范降压治疗及眼底对症处理后,视力逐渐恢复。眼科医生提醒,像该患者这样因忽视血压控制导致眼底病变的患者并不少见,高血压对眼睛的伤害往往“悄无声息”,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病变可能已进展到一定程度。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且起病隐匿,易被忽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外,还可能引发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需引起关注。

血压不稳,眼睛也会“受伤”

高血压若长期未能控制不佳,除了可能引发脑卒中、心梗等严重健康问题,还可能导致眼部出现病变。原发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直接引发的眼部损伤,其典型表现包括视网膜动脉收缩、视网膜及视乳头出现病变。这种病变的发展情况与高血压的病程、严重程度紧密相关:病程越久、血压水平越高,眼底发生病变的可能性就越大,病变程度也会越严重;同时,年龄越大,患病风险也相应增加(与性别没有关联)。不过,如果能够及时控制血压,早期出现的眼底出血、渗出等情况可以逐渐改善,若病情拖延至晚期,治疗效果则会明显降低。

眼部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患者多在视力下降时才察觉,此时病变通常已进展到一定程度。因此,识别以下症状尤为重要:

反复出现片状结膜下出血,且结膜血管明显弯曲;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骤升、情绪激动或疲劳时,出现迅速、无痛性的视力下降、眼前黑影,严重时可能出现视力突然丧失。这多因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壁弹性降低,引发眼底出血所致。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及表现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分为4级,各级特征及潜在风险如下:

Ⅰ级:视网膜小动脉轻度硬化、变细,动脉反光增强(早期信号,及时控制血压可逆转);

Ⅱ级:小动脉中度硬化,呈“铜丝”或“银丝”状,可能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静脉血栓会引发眼底出血、水肿,久拖可能继发青光眼,甚至失明;

Ⅲ级:动脉严重狭窄,视网膜出现棉絮状渗出、出血——此时易引发视网膜动脉阻塞,黄金急救时间仅90分钟,错过可能永久失明;

Ⅳ级:视神经乳头水肿,伴随Ⅲ级所有病变——可能因颅内压升高导致,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不可逆视神经萎缩,最终视力丧失。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防治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需从多方面入手:严格控制血压,避免血压大幅波动;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避免用眼过度;适当运动以控制体重,增强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多食用粗粮、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尤其是病程较长、年龄较大者;出现眼部不适、视物异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专家提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缓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进展、保护视力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周淑娟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75/1516883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