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日讯(通讯员 刘剑 郑莹)近日,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醴陵陶瓷产业公共研发与设计创新平台搭建座谈会,这标志着醴陵陶瓷构建“1+N”研发设计平台全面启动。
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依托自身平台,聚集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等多方领域人才,搭建公共研发与设计创新平台,旨在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陶瓷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该平台已经与中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将多方汇聚院校地在研发与设计领域专家教授人才力量。目前,与湖南师范大学校企合作初见成果:与陈扬龙窑开发的冰箱贴文创产品,已经完成第一批样品制备;与创智机械合作开发的画瓷机器人,在第四届湖南省旅发大会展出;与创智机械联合共建的博士创新工作站,入选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2025年度湖南省博士创新站认定名单。
湖南师范大学设计团队与醴陵企业的部分合作成果。
下一步,醴陵陶瓷研发设计平台,将采取五种模式运行。一是需求驱动模式,通过市场调研、与企业沟通等方式,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确保平台的研发成果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合作研发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与陶瓷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三是成果转化模式,将高校等科研机构和本平台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移、项目孵化等方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陶瓷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四是技术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五是柔性引才模式,通过项目合作、兼职聘用等方式,吸引优秀的陶瓷专家及技术人才为平台服务,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
当天的座谈会,来自省内院校、醴陵陶瓷艺术家、陶瓷企业的代表,围绕AIGC赋能釉下彩瓷、醴陵陶瓷产业公共研发与设计创新平台搭建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们对平台的搭建表示充分认可,并从优质矿物质原料分布、颜料烧成温度、器型创新方面充实公共数据库、人才资源库,助推陶瓷产业降本增效,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融合创新创意,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来源:红网
作者:刘剑 郑莹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