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15日讯(通讯员 王琦)区域医疗急救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功能与文明的体现,是事关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醴陵市持续增强服务意识,加快完善医疗急救体系,不断赋予急诊急救使命任务新的内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及时、精准、优质的急诊急救服务。
完善一体化管理,持续健全完善的急救网络
构建急救体系。以全市统一的120急救指挥中心为基础,依托265健康服务模式和“1030原则”,重点培育2家三级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和醴陵市中医院)和6家片区医院资源优势,建成2个急救中心站和6个片区急救站,有效缩短服务半径和出诊时间,实现了覆盖城区10分钟、乡镇30分钟的“急救圈”,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搭建急救联盟。组建醴陵市县域医共体急救联盟,将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120急救指挥中心”共同形成一个急危重症救治医疗服务平台,科学组建辖区内医疗急救网络并规范管理,共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做到无缝衔接院前院内快速通道和五大中心核心通道,有效推动急救向基层前移,真正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配备5G指挥系统。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投入100万元,升级5G智慧化急救调度智慧系统。依托120急救指挥中心,建立全市急救车辆、人员、机构等数据库,配备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区域急救联动、院前院内一体、数据质控管理等模块,实现全市急救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一屏指挥、一体化调度。
坚持同质化管理,持续锻造过硬的急救队伍
联盟内大提升。打造市中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为医共体急救联盟的基地,出台急诊急救操作规范,建立多学科会诊机制。遴选102名基层医务人员参与急救能力提升专题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集中培训、临床轮训、实操练习等方式,全面普及危急重症识别处置等知识,规范急救操作,切实增强急救质量与内涵建设。截至目前,联盟内联合救治危重症148例,联合讨论救治疑难案例65例。医共体内大升级。2家三级医院分别牵头管理片区医疗中心急救站,对片区急救站的急救人员、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统一调度,并加强日常急救同质指导,通过120医疗远程会诊系统终端对片区急救站实现实时视频监控、远程指导、患者院前电子病历共享、院内急救预告等,做到急救急诊院前院内无缝对接。岗位上大竞赛。积极开展护理岗位急救技能竞赛、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对获奖参赛人员分别给予奖励,有效激发了全市医护人员参与急救演练热情。同时,选派优秀医护人员参加省、株洲市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以比促竞、以比促学,营造了医疗急救“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坚持社会化参与,持续普及必要的急救知识
推进“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按照集中、就近的原则,设置覆盖全市的13个“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培训基地,建立急救技能培训室和急救知识科普室,强化心肺复苏术、气管异物处理、外伤人员搬运及伤口处理、传染病的预防等急救理论和操作培训,累计105场次、4800人次培训合格。推进急救知识“五进”活动。扎实推进应急救护知识和现场急救基本技能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五进”活动,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受益2万余人。针对醴陵陶瓷、花炮行业人群特殊性,市红十字会深入企业开展救护员培训,全面提升了企业职工应对突发事件抢救、自救、互救能力,惠及企业职工2000余人。推进急救知识宣传活动。结合“世界急救日”“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实施纪念日、“中国心梗救治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宣传折页、知识讲座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掌握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切实提升群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认知水平,累计发布微信推文12篇,设置宣传栏35个,发放宣传折页2万余份。
来源:红网
作者:王琦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