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元区:精准就业 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就业,一头牵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挂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

破解“就业难”与“招工难”,天元区握住 “精准”二字,兜住民生就业底线,托起辖区百姓“稳稳的幸福”。

“每一条就业信息,是一个具体的人和家庭”

10月中旬,天元区栗雨街道的就业服务专员楚勇带着刘大姐,来到汽博园附近的一家米粉店。原来,米粉店招聘员工,刘大姐刚从醴陵来到天元区,人生地不熟,楚勇陪同她前来应聘。

就业服务专员,做的是什么?楚勇打开了手机,一一翻阅求职者的情况表,“我手里现在有求职者400多人,招人需求的个体户30多家。”

这是她从各社区的幸福居民群、小区群,还有日常聊天中“摸”出来的信息,“每一条求职信息的背后,都是一个具体的人。”面对不同的人,楚勇的工作就是精准为求职与招聘双方牵线搭桥,促成就业。

有一次,一名新入职包装生产线的女工才工作了两天,就要放弃。“好不容易匹配上这份工作,为什么不干了?”楚勇询问后得知,女工在新岗位上,因为动作不够娴熟,遭到老员工的“吐槽”。

“原来是这么回事,任何岗位都是熟能生巧的。别管他人怎么说,给自己几天的时间,很快就会上手的,要有信心。”在楚勇的鼓励下,这名女工重回岗位,并顺利渡过了试用期,成功就业。面对求职者,她经常鼓励开导,提出一些面试、求职方面的建议;她也常常为了求职者能顺利上岗,去与招聘单位谈判沟通,请求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宽招聘条件。

为求职者和招聘方做大量的“思想工作”,是天元区“精准就业”的一个生动体现。

“平均每天要打十几通电话,与企业和求职者充分沟通,这样才能确保就业匹配的成功率高。”群丰镇就业服务专员杨娜总是笑脸迎人,辖区重点企业的用工情况、用工形式,她 “门儿清”。

知道社区有这么一号人,不少居民主动联系她,请杨娜推荐工作,47岁的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之前每天赚三、四百块钱,但房地产行业不进去,经常结不了账,所以想在家附近找份工作。”

杨娜认为,“4050”人员属于就业困难群体,目前在地产业获得一份长期且稳定并不容易,她一边留意合适的企业,一边为袁先生做“思想工作”转变就业观念。最终,袁先生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一名普工,他说:“离家近,发工资也有保障,我很满意这份工作。”

“精准”支撑 线上线下搭建就业服务体系

“大家都说我们厉害,其实这背后有一整套体系和队伍支撑信息的精准匹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杨娜说。

近年来,高新区、天元区围绕就业体系改革,成功搭建起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精准链接企业用工端及居民就业端,线上线下为企业和居民两个对象服务,有效缓解企业“用工荒”和居民“就业难”难题。

线上环节,高新区、天元区通过精准就业服务平台的小程序和App,为企业和群众开辟精准供需匹配的“快车道”,助推就业服务高速高效,该平台启动两个月来,完成个人注册4592人,吸引了2003家企业入驻,发布招聘岗位信息958条,求职人员投送简历4592条,访问量49139次,成功促成精准就业服务即上岗135人。

线下部分,在全区设立1个就业服务总驿站、9个片区驿站、100个就业服务网点,构建互联互通、覆盖全区、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网络,就业服务专员和企业服务专员,就是该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延伸到群众与企业的“最后一米”。

“拥有稳定、体面的工作,有尊严的生活,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邬凌云曾围绕就业改革工作指出,要重视基层基础工作,精准就业,需要依靠全区上下各部门达成共识,摸清劳动力底数和求职需求,取得群众信任,引导居民转变求职观念;也需要建立全区用工信息库,做到底子清,通过切实把稳就业、保就业责任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精准就业。

来源:红网

作者:谭昕吾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755/83/1322063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