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咖齐聚、专家论道、学者分享,醴陵这场研讨会“干货”很多

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通讯员 刘林真 廖光明 肖陵)在渌江书院东侧书斋前坪空地,立有相对而坐的两尊塑像,他们就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家朱熹和张栻。856年前,他们在此坐而论道,开启了中国文化学术史上“朱张会讲”千古佳话的序幕。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新时代的五贤堂群贤毕至,在交流碰撞中奏响洞悉未来的雄声。

图片

5月20日,醴陵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渌江书院五贤堂召开。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主旨演讲,“把脉支招”醴陵陶瓷产业发展。他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从国内外陶瓷产业市场现状与前景、醴陵“釉下五彩”技艺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新时代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思考等方向阐释研讨,作了深刻解读和思路分享。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视频形式,祝贺研讨会举行。

图片

龚曙光:湖南和陶瓷有着特殊的渊源

陶瓷在6000多年前,已经成为湖南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以想见,陶与瓷在湖南人的生活中和所创造的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瓷器本身所具有的坚毅和温润、实用和浪漫的气质,已经早早地浸入湖湘文化的血脉当中,浸入到湖南群体人格的一部分。

著名出版家、作家、企业家龚曙光在学术主持中讲到,这是一场盛会,也是一场盛事。醴陵延续千年的窑火,如何烧得更旺?醴陵人心中的宝贝,如何持续地传递给子子孙孙?相信来醴专家们能够为这一重大主题、重要使命把脉、开方、解药,帮助醴陵走好接下来的发展之路。

图片

宁钢:为人人共享而设计

“设计应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作为本次主旨演讲首位开讲嘉宾,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以《设计让生活更美好——通用设计》为题作精彩开讲,为打造强竞争企业赋能。

宁钢从陶瓷设计的新的流向——通用设计,以西方国家家庭卫浴设计为例进行阐述。在他看来,设计与技术的结合日益成为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客观存在。例如:以设计消除代际关系,加入智能家居应用,通过高对比度设计增强暮年认知。

“产业的未来将给教育界、设计界、产业界的发展变革提出新的思考?我想,优秀产业人才的培养与跨越学科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大国崛起,技术变革,中国创新,中国实力将带动产业设计新一轮的发展。”宁钢的理念是希望通过通用设计让产品能够被更广泛人群所适用。

图片

余隋怀:设计和文化是商品价值的利器

“知来处,明去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余隋怀以“一把壶的故事”为例,向大家讲述陶瓷设计制作如何进行融合创新。

“增强商品的文化性,其实就是讲故事、传内涵、卖文化。”余隋怀从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中,选择了大量精美作品阐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生动诙谐、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演讲,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也许未来就在前面,但当我们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如果我们漠视这样雄厚的资源,那我们是非常愚蠢的。”余隋怀现场引用无印良品原研哉先生原话。他说,回顾历史其实是要了解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为什么文化竞争那么重要?是源于我们人的需求,更高的需求是文化层面的。

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是一个千古问题。谈到陶瓷文化,余隋怀表示,融合与创新一直伴随陶瓷文化的设计与制造。

设计是什么?作为普通人对于设计的理解,可能是美观或者实用,但在余隋怀看来,商品设计的层级是能用——好用——享用,这对于陶瓷行业的发展同样适用。设计和文化是商品价值的利器,陶瓷行业要兼顾易用、文化与科技的设计,将我们的文化,通过商品承载,用世界语言来表达,并通过现代技术制造出来,向世界传递我们的文化精品,这也是当代设计师的职责。

时隔两年再次来到醴陵,余隋怀被醴陵文化和渌江书院风景深深折服。在作主旨演讲时,作诗一首。“古国美釉惟湘东,瓷品璀璨楚天红。名冠天下有书院,都野尽显才子情。”诗中暗藏“古瓷名都 惟楚有才”,惊艳四座。

应放天:探索设计赋能模式,助力可持续发展

“我想探索一件事情,设计生态能不能滋生出一些全新的创意产业?”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主任应放天曾经和团队用47天,将一个废弃的农贸市场打造成一个国际大会的永久会址。

应放天认为,现代企业最金贵的发展理念就是打造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企业。醴陵的陶瓷烟花都属于这种企业。一个社会不管发达和不发达,表面看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明形态,科技的进步并不是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必然路径,而应共享生态文明合作机制。

“整合设计、技术、商业、用户及文化,守望独创、道德、情感与美学的温暖力量,完善‘三品一标’设计生态,从而提升产业与生命的价值。”应放天说,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这是醴陵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希望在未来有机会看到醴陵牵头制定更多的标准,赢得一次与世界同步的机会。

图片

李立新:继承、创新、发展

“在经历陶瓷传统工艺急剧衰退的同时,只有醴陵,一种新陶瓷品种釉下五彩瓷仅仅三年就悄然诞生。这种新陶瓷工艺物种是在实业、政府、教育、工匠的构建下创新产生的。釉下五彩瓷是一种延续性的继承、移植性的借鉴、升华性的创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立新善于从历史角度看问题。他认为,釉下五彩瓷是在传统和外来影响下自我生成和自我激发。

在翻阅大量文章后,李立新发现,多数文章都认为,醴陵陶瓷产业当前的问题在于人才匮乏、文化缺失、政策不足、管理落后。“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醴陵真的缺乏陶瓷人才吗?”李立新却有着不同的看法:醴陵陶瓷人才与文化并不缺失,而是缺少发现与构建。关键点在于陶瓷人才的提升、新颖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扶植。

李立新对醴陵陶瓷产业提出了不局限于五彩瓷已有的传统,不强调手工绘制五彩,重视主干设计三具(餐具、茶具、咖啡具),重视品牌传播,出台五彩青年才俊的培养政策,上下合作各显其能促进高质量发展6条宝贵建议,指出陶瓷工艺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环境,就永远不会衰退和没落。

王贵夫:醴陵“瓷旅”融合大有可为

陶瓷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是陶瓷产业链延伸发展的新领域,是深度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的新形势,是企业品牌传播、品牌营销的新平台。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苏省品牌学会副会长王贵夫作《陶瓷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演讲时表示,他欣喜地看到株洲、醴陵政府近年来通过引导“瓷旅”融合,积极探索工业旅游新方向。

“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 醴陵陶瓷同仁们一定会强化机遇,积极探索,大力推进次旅融合,使陶瓷文旅产业成为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品牌提升的新平台。”王贵夫说。

醴陵近年来开发建设了中国陶瓷谷、釉下五彩城市、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等特色文化创意旅游新地标,醴陵陶瓷产业、产能规模大,具备创建消费品牌的条件。

图片

“醴陵当地有什么特色,历史文化传承在哪里,如何把历史文化融入陶瓷文化中?”“我们的路应该怎么走?我想,路在脚下……”近8个小时的分享,干货满满,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实用性极强。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是醴陵传承千年的传统产业,也是醴陵底蕴深厚的城市品牌。凭着“釉下五彩瓷”的非凡技艺,获得“天下名瓷出醴陵”的盛誉。相信未来的醴陵陶瓷产业,能够实现更加全面发展,走向更广阔市场。

来源:红网

作者:刘林真 廖光明 肖陵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749/66/1267818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