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家马伯庸来株洲分享新书《长安的荔枝》

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讯(记者 曹缇 通讯员 张莹)4月11日,马伯庸“见微”系列《长安的荔枝》株洲读者见面会暨签售会在新华书店神农城店举行。马伯庸讲述了新书《长安的荔枝》背后的创作故事,为读者们展示了创作的过程源于生活经历与好奇心激发的思考,并分享了作为高产作家的创作“秘诀”。

383beb29773cd6f920ea164ba985b14.jpg

作家马伯庸来株洲分享新书《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介绍,《长安的荔枝》是他个人写作史上写得最快的一本书。在写《大医》的过程中,马伯庸想“换一种思绪”创作,想起中学时期学过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当过十年上班族,自称是“典型的社畜思维”,大家关注的都是“妃子笑”,其实“一骑”背后的故事更值得玩味,能不能以“社畜”的角度写本小说?结果灵感爆发,一口气就写出了《长安的荔枝》。

尽管写《长安的荔枝》只用了11天,但为这本书做积累,马伯庸花了十几年。从写《长安十二时辰》开始,马伯庸对盛唐长安城进行了系统的调研,走遍历史古迹、博物馆,观察当时的衣食住行,体味古人的喜怒哀乐。他还时常与果农聊天,了解荔枝相关的农学知识;随手打开地图,观察运输荔枝途经地的地理环境……灵感萌生之后,多年积累的知识喷薄而出,才促成了11天写完一本书的奇迹。

d4af1bc4d8494ab8ee16a80f8c22f5a.jpg

分享会现场。

在互动环节,马伯庸分享了多部新作的创作心路和背后故事。向读者们传达写作必须是兴趣爱好,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这样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作家简介】

马伯庸,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代表作有《大医》《长安的荔枝》《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张莹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748/55/1255190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