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人才工作,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打造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升级版、建设“健康株洲”的战略高度来谋划。
作为区域医疗龙头,株洲市中心医院立足“学科建设”,不断培育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人才队伍,凝练了“敢闯、敢创、敢干”的学科建设文化。目前3个学科进入国家队,3个院士工作平台落地见效,重点学科数量位列全省市州医院第一。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颜洪 通讯员 黄红斌 株洲报道
勇于创新 提升医疗救治水平
“5年前,在株洲就能治好这种大病,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医护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40岁的李先生因恶心、呕吐,来到株洲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
讨论患者病情。
“2018年,这位患者刚入院时胸痛、气促、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我们给他做了传统的激素、免疫抑制治疗,但效果都不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衰等并发症,病情迅速进展,很快进入尿毒症,这说明传统治疗方案不理想。”株洲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文振华说。
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可能,病情非常严重,风湿免疫科团队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尝试采用强化的治疗方法——血浆置换,同时辅助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经过治疗,李先生病情恢复良好,肾功能完全正常,摆脱了透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008年以来,株洲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联合肾内科、血液科、输血科和重症医学科,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技术成功救治100多名系统型红斑狼疮危重患者,提高了株洲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在疑难危重病救治方面的整体水平。
临床需求出发,服务病患落脚。2012年,文振华参与的科研项目《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难治性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获株洲市科技进步奖。李先生的成功治疗也是风湿免疫科学科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2020年他牵头在株洲开展了高通量免疫快速检测和偏振光诊断晶体性关节炎两项新技术;同时在醴陵市中医院推广新技术“肌骨超声”,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大幅度降低了醴陵地区关节炎患者的致残率,减少了市外转诊率。2022年,因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疾病防治和科技创新能力,文振华获选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人才)。
“我选择医学不后悔,因为它能改变患者及其家庭的命运,这也使我工作的时候有种使命感。我的成绩来自于株洲市中心医院的培养,来自于风湿免疫科优秀的学科传承,医院和学科针对青年医生的能力提升,出台了多条激励政策,为人才的发展厚植了‘创新’沃土。”文振华说。
临床与科研转化 跻身“省级”梯队
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学科建设,提高了诊疗水平。2018年风湿免疫科获批省内唯一的湖南省风湿免疫病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2022年,科室成功入选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0年,株洲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建立专科实验室,独立承担了风湿免疫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工作,为风湿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实验室的成立对学科深入研究风湿病发病机制,积极实现临床与科研之间的转化奠定基础。
风湿病学科团队。
“获批省内唯一的风湿免疫病示范基地,说明了我们对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技术转化应用能力得到了认可。”文振华表示,基地的落户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规范化的诊疗服务,同时也能将医院的经验推广到湖南各个地区,成为区域标杆,推动同类疾病治疗的同质化。
风湿病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近二十余年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跨越、奋进,推动学科平台化建设发展,才能满足广大老百姓就医需求。
2022年,在医院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的氛围下,该科瞄定“省级项目”梯队,发挥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方面的强项优势,顺利入选了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造就了科研累累硕果。近三年来,风湿免疫科完成国际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2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实现了临床与科研之间的转化,开启风湿病发展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颜洪 黄红斌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