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12日讯(通讯员 杨晓玲)12月7日,随着国家防控政策的重大转变,新冠病毒感染防控重心从社会面预防为主转向个人防控,压力从预防的最前端转向了救治最末端。株洲市三三一医院以人民健康为己任,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事情想到最坏处,把准备做到最充分,把力量集结到最有效,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力迎战疫情,保一方家园健康平安竭尽全力。
高位推动、扁平指挥,用最好的统筹凝聚合力
“新十条”大背景下,“就诊”“治疗”“医疗服务”等内容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主题,医疗机构成为新冠救治的“主阵地”。医院第一时间贯彻学习“新十条”,立即调整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实行重心转移,迅速调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应对新冠病例骤增处置方案(试行)》应对出现大量发热病人、阳性病人、危急重症病人、大量医护“阳性”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全体职工放弃休假、迅速返岗,进入“战时”状态,发扬“硬作风”,扛起“硬责任”,筑牢“硬防线”,为广大群众健康和安全撑起“保护伞”。
医院领导24小时带班制,在资金、人力、资源、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灵活调度,所有床位统一调配、所有重症救治资源统一调配、所有人员统一调配,建立医院医疗救治工作日调度机制,每日召开调度会,一日一研判,一日一调度,每日汇总全院医疗设备、药品供应、病人收治、病人救治、床位使用、院内供氧、人员培训等信息,协调疏通各环节中的堵点、追踪落实任务完成情况、部署强调下一步工作重点,保证全院统一指挥、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医院党政主要领导、业务副院长每日带领医务、护理等相关职能科室部门深入临床一线参与科室查房、交班,组织全院巡诊、专家会诊、患者救治转运,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开展扁平化指挥,应对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一边是基础疾病叠加新冠感染、老年危重症患者暴增,一边是一线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骤增,人手短缺……压力骤然增大,遭遇医务人员严重“减员”困境后,医院克服重重困难,合理调配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开启“前仆后继”模式,一个倒下了,另一个顶上,组织职能科室、体检中心、门诊二线护理人员调回充实到临床一线,手术室、供应室等专科护士也被调往病房,向休假的助培医生和临床实习生发出返院号召。为缓解急诊科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院党委号召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组建志愿者突击队志愿者全力支援急诊科、协助临床辅助工作,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针对当前疫情特点,开展多元化防控宣传,利用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即时对外发布“新十条”政策解读、医院就诊指南等重要信息,并持续推出新冠居家指引、抗原自测视频教程、用药指导、防疫药方等方面30多条健康宣教内容,深入宣传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推动科学理性认识新冠病毒和疫苗接种,消除社会就医恐慌,指引群众从容应对新冠。职工的身心健康成为院领导时时关切的心病,通过“慰问信”“倡议书”“守护·生命 纪实”等多种形式鼓舞士气、凝聚合力;为全院职工熬制新冠预防药液包、配制新冠预防代茶饮中药包,发放防疫香包、慰问物资,发放临时防疫补贴2000元等举措关心、关爱、激励医务人员,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平稳转段,有序推进。
科学统筹,全力以赴,用最大的力气狠抓救治
遇到有需要抢救的病人,无论什么时候,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上前抢救患者,只希望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所有医务人员都在疯狂的忙碌,没有片刻的喘息,发着烧给人看病,打着点滴给患者开医嘱,以自己带伤带病的血肉之躯,没日没夜的战斗。
医院坚持“日调度机制”,解决攻坚期出现的种种新困难,“防重症”“保健康”,全力以赴迎战危重症患者救治高峰。充分扩充重症收治床位。为保障重症病例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收治和救治,专门针对重症床位进行统筹扩容,综合ICU床位从原来的12张扩容至38张,专科ICU床位从原来的17张扩容至47张,可转化ICU床位扩容至85张,每个科室新增重症监护床位4张,各专科病房重症监护床位扩容至72张。有序疏导诊疗需求,根据疫情状况、病情轻重、缓急程度等按照危重症、重症和普通型开展分类救治,重症区域采取重症专家牵头、心血管专业和呼吸内科专业骨干为主、外科医师跟班辅助的形式编制梯队,收治危重症和重症病例;内科区域采取内科专家牵头、内科医师和外科医师混编的形式编制梯队,收治重症和亚重症病例;外科区域采取内科骨干牵头、外科医生为主、优秀的助培生跟班辅助的形式编制梯队,收治普通新冠感染病例,形成“分级分类分流”良性循环。
成立病人救治管理组,下设医疗巡诊、紧急救治2个工作小组,建立专家组分片包干管理机制,统筹安排专家组开展医疗巡诊、集中巡查、病例讨论、病例抢救等工作,做好同质化诊疗,充分发挥多学科会诊、协作机制的运用,保障重症救治工作的质量。四是成立呼吸机专班指导,医院现有82台呼吸机,医务部负责统一调配各科室的呼吸机使用,呼吸机管理中心专人负责进行呼吸机使用指征评估、呼吸机使用培训、呼吸机使用类型指导、不同病人个体化呼吸机参数调整等,保障呼吸机使用的质量。科学建设重症救治梯队。全院医护学习和掌握新冠救治知识,外科医生“内科化”、内科医生“综合化”、医疗骨干“重症化”,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组织呼吸机、监护仪使用和管理集中操作培训1次,各专科派学科骨干进入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等进行强化跟班学习,做好人员梯队储备工作。
中医药专家制定5个新冠病毒感染治疗方剂,组织全院协定方培训及考核,授予120余人协定处方权。药剂科改建新煎药房,紧急添置4台中药机保障临床供应,派遣4名志愿者常驻药剂科中药房开展工作,开通线上线下问诊购药服务渠道,为抗疫贡献“中药力量”。畅通双向转诊机制,提升医联体白关、姚家坝等卫生院的新冠感染患者接诊能力,实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突出重点人群管理,确保农村居民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治,最大程度保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快速反应、靶向施策,用最大的韧劲破解难题
为破解新要求下疫情防控工作重点、难点、堵点,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始终结合实际,想办法、出硬招,疏通瓶颈,破除障碍,解决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次疫情导致呼吸机、高流量湿化仪、监护仪、静脉泵、心肺复苏仪等装备和药品紧缺,采购工作困难重重,为应对疫情发展,成立专门的重症救治设备管理小组,建立台账、每日盘点,重点设备的统一调度,及时掌握动态掌握现有库存及全院需求状态,为紧急采购提供指导,在确保质量和价格合理前提下,物资装备部紧急购置各类重症救治设备设施,保证重症救治工作地顺利开展;药剂科千方百计采购解热镇痛等紧缺药物,填充“弹药库”做好供应保障。保障用氧需求。
随着新冠患者增加,呼吸支持人次剧增,氧气用量远超医院供氧能力,氧压也不能保证呼吸机等设备的正常使用,后勤部一边“盘活”现有设备,调配瓶装氧气,加装氧气输入管,一边紧急采购制氧机,昼夜施工,让新制氧机快速落地安装,供氧量从日2000立方增加到日3000立方左右。根据防控政策调整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打通就诊堵点,开通危急重症绿色通道,启用EICU及隔离抢救室,加强门诊分诊工作,增加急诊外科医生分担出诊工作,保证急诊内科坐诊、接诊和重症救治医疗力量。成立病人收治工作管理组,负责统一安排病人收治、床位使用,首先扩容收治病床,所有病区想方设法腾挪现有空间,走廊加床扩充床位,迅速集结人马利用暂时闲置的老病房新开重症二区、老年病科、综合内科3个科室,住院床位从原有的610张增加至995张。其次,将所有专业全部打通,科学采用大内科系统共同收治模式,加强相近系统专业的协同作战效果,同时动态控制外科系统病人收治,整合外科科室,增加内科病人收治空间。同时,加快病人收治与周转,确保每一个床位都投入使用,不使任何一个床位闲置,多措并举满足病人收治需求。五是科学调度医护人员,制定人员动态表,各临床科室每日上报人员情况,根据全院各学科特点、医务人员基础和层次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员混编建组排班,调派高年资医护充实重症区救治力量,在人员队伍上更加优化,实现在实战中培养的目标。
面对疫情高峰冲击,株洲市三三一医院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生命安全为己任,坚持 “全院一盘棋”,打破学科壁垒、统筹医疗资源,不断优化流程、强化人力、灵活调度,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大考仍在继续,越是吃劲阶段,越要坚定信心和斗志。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耀眼的曙光必定到来。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杨晓玲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