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4日讯(通讯员 周艳姿)11月2日,疫情突至,株洲市妇幼保健院173名医务人员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或奔赴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或支援芦淞区核酸采样,或坚守核酸检测方舱、或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他们舍身忘我、向“疫”而行、日夜坚守,全面奋战在疫情防控各个环节,以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和使命。
坚持!多爬一层就能多采几户
初冬的暖阳中,芦淞区建宁街道码头社区核酸采样工作正高效有序地进行着。姚蓬每天早上7:30出发,迅速穿戴好防护装备,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走,一层楼一层楼的爬,一户一户的采,时常半蹲着、猫着腰、弓着腿完成核酸采样。对于姚蓬来说,最难的不是采样,也不是爬楼,而是厚重的防护服带来的闷热,虽然已经立冬,天气依然炎热,半天下来里面的衣衫湿透,面罩上的白雾也久久不散。
“走,我们去支援徐家桥!”上午刚完成码头社区的核酸采样任务,姚蓬又接到新的任务。徐家桥社区地形复杂,自建房、散户多,上门核酸检测任务重、难度大,是这次战疫中的“硬骨头”。但是,姚蓬没有犹豫、没有害怕,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徐家桥社区,开始上门核酸采样工作。
“奶奶,头后仰,张开嘴,憋住气……”姚蓬声音有点嘶哑,她不知道这是今天第几次重复这句话,也不知道这是今天爬的第几层楼,她就想着再坚持一下,多爬一层多采一户,那天爬完四个单元下来后,她大口喘着粗气,双腿直打哆嗦。
连续6天,姚蓬和队员们每天在高风险老城区爬楼入户进行核酸采样,每天上下60层楼,整个队伍每天采集样本一万多人次。“累肯定是累的,但是我们会坚持下去,争取早日啃下徐家桥这块硬骨头。”姚蓬语气中充满着坚定。
并肩!两处战场,共同坚守
“我已经26天没看到他了,我想对他说,老公,我们一起加油,争取早日相聚!”姚蓬的老公陈兰刚是我院检验科主管检验技师。
近一年来,从河南到吉林再到邵阳,每一场战“疫”都有陈兰刚的身影。这次从邵阳回来,还没来得及回家看望妻子和儿子,他又马不停蹄进入气膜方舱核酸检测基地。
株洲气膜核酸检测基地共有6个仓,1个前处理仓、1个试剂准备仓、2个样本制备仓、2个扩增仓。作为扩增仓的组长,陈兰刚每天要负责50台实时荧光PCR扩增仪的正常运转,扩增完成后分析扩增反应曲线,根据反应曲线做出结果判断。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陈兰刚带领的6人小分队每天要分析近4万条扩增反应曲线,从成千上万条曲线中找出阳性结果,绝不允许出现一点失误。
全副武装后,就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卫生间,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24小时,一轮轮检测下来满身是汗。陈兰刚说:“我们平均每天检测6万多管,无论出现什么状况,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保证实验的准确进行,确保检验报告高质量准时发放。”
“儿子去年初三,学习任务很重。我却不能陪在儿子身边给他加油鼓劲,都是我老婆在管孩子。现在我老婆也在抗疫,虽然在不同的战场,但是我们都会坚持下去,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战疫!”说起妻子姚蓬和孩子,陈兰刚流露出些许愧疚。
暖心!妈妈,你照顾好自己
“儿子,你在家怎么样?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妈妈,你不要担心我,我在家会好好上网课,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趁着吃午饭的间隙,姚蓬隔着手机屏幕与儿子聊了几句,没说几句就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核酸检测工作中。
疫情发生后,姚蓬的儿子开启了“独居”生活,他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按时上网课、做作业,偶尔还锻炼一下身体。“我并不觉得一个人在家很难受,我的爸爸妈妈去一线抗疫,是为了早日击退病毒,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疫情结束之后,你最想干什么?”队员问姚蓬。
“我就想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我,老公,儿子,还有呆在老家的父母……”姚蓬说完这句话,鼻头发酸、喉咙发紧,这也是所有来自“疫”线人员的心声。
姚蓬和陈兰刚只是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七百余人抗疫队伍中的一员,在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株洲妇幼人闻令而动、向“疫”而行、夜以继日、战斗不息,连续转战两地三区,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注入强大的妇幼力量。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周艳姿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