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0日讯(通讯员 伍露 周子熙)“扫码”“刷脸”只是对着手机点点头、眨眨眼、摁一摁?其实,这些人脸和指纹信息都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传统的字母数字组合密码可以更换,而人体生物密码一旦泄露就是终生泄露!
作为消费者,尽管出于便捷性和政策性的要求,我们不可能完全不使用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但是要具备一定的辨识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能仅图一时便捷。
消费者要进一步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在互联网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机构过度收集、非法使用甚至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些泄露的信息,很可能会成为侵害个人权益的突破口。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网络暴力、网络欺诈、恶意骚扰、传播个人隐私信息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因此,消费者要有个人信息权的概念,培养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强化自身权益的保护。
消费者对生物特征信息采集要保持谨慎态度。在网上办理相关事项时,遇到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要提高警惕,坚持“最小必要原则”,谨慎提供生物特征信息,特别是在移动APP中弹出的涉及生物特征信息采集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不要为了使用软件的功能直接点“同意”按钮,最好先浏览一下协议的隐私政策,对那些明显对消费者不利或者涉嫌过度采集的条款可以进行投诉。对于陌生或不常用的APP,不要轻易开启其自带的生物特征识别功能,从而避免提供生物特征信息。
来源:红网
作者:伍露 周子熙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