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30日讯(通讯员 田婧杨)株洲市渌口区龙潭镇新燕村村民侯冬英像往常一样打扫卫生,听到收货郎的吆喝声,她赶紧整理垃圾桶里的物品,一堆纸壳,一共卖了3块钱。新燕村每月花400元聘请了一名“收货郎”,每天在村里上门开展可回收物回收工作,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820_0211[00-00-03][20211112-182435449]_爱奇艺.jpg](https://img.rednet.cn/2021/12-30/a5df7a7f-374d-4f85-a2e4-57806237d20e.jpg)
![820_0177[00-00-01][20211112-182819947]_爱奇艺.jpg](https://img.rednet.cn/2021/12-30/78116255-c33c-44b3-b5e1-84f739dd7edb.jpg)
近年来,渌口区建立起垃圾转运体系,各村配置垃圾分类督导员一名,80%以上任务村制定积分兑换制度,引导农户自行在家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分离,可回收垃圾由专业人员折现回收,其余垃圾则送往垃圾分类收集点。
![820_0214[00-00-01][20211112-182406902]_爱奇艺.jpg](https://img.rednet.cn/2021/12-30/13807fe7-df54-42a4-9ce5-230e25ba4f25.jpg)
截至目前,全区31个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村农户分类桶全部配备到位,配置垃圾四分类亭297个,垃圾两分类桶21000余套,全封闭转运车8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200多场,31个垃圾分类任务村全部完成验收,生活垃圾减量率达到50%以上。
![820_0100[00-00-01][20211112-182208234]_爱奇艺.jpg](https://img.rednet.cn/2021/12-30/0778a7c0-2dde-45dc-9613-af1fb399396f.jpg)
此外,在城区投入130余万元,实现了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30%的目标要求,建成城区厨余垃圾收集系统。完成垃圾分拣中心选址踏勘、建设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城区医疗、金融、学校、商超等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基本按要求配置到位。全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设施配置率已达100%。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基本建成。
来源:红网
作者:田婧杨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