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30日讯(通讯员 田婧杨)株洲市渌口区龙潭镇新燕村村民侯冬英像往常一样打扫卫生,听到收货郎的吆喝声,她赶紧整理垃圾桶里的物品,一堆纸壳,一共卖了3块钱。新燕村每月花400元聘请了一名“收货郎”,每天在村里上门开展可回收物回收工作,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近年来,渌口区建立起垃圾转运体系,各村配置垃圾分类督导员一名,80%以上任务村制定积分兑换制度,引导农户自行在家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分离,可回收垃圾由专业人员折现回收,其余垃圾则送往垃圾分类收集点。
截至目前,全区31个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村农户分类桶全部配备到位,配置垃圾四分类亭297个,垃圾两分类桶21000余套,全封闭转运车8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200多场,31个垃圾分类任务村全部完成验收,生活垃圾减量率达到50%以上。
此外,在城区投入130余万元,实现了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30%的目标要求,建成城区厨余垃圾收集系统。完成垃圾分拣中心选址踏勘、建设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城区医疗、金融、学校、商超等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基本按要求配置到位。全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设施配置率已达100%。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基本建成。
来源:红网
作者:田婧杨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