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只想尽一点绵薄之力” 天元区青年志愿者们奔赴一线

微信图片_20210804151030.jpg

红网时刻8月4日讯(通讯员 杨如 蒋佳威)“姓名、身份证、年龄、性别、手机号码……”8月1日凌晨3点,株洲新区青年志愿者刘焱辉,对着笔记本电脑,键盘上手指如飞,专注而快捷地录入核酸检测者的相关信息。当一份500多人的名单,全部录入电脑时,刘焱辉舒了一口气。她看了一下时间,时针已指向凌晨3点。

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需秩序维护人员;“圣洲生物”公司急需电脑操作员上传核酸检测报告;谢家冲社区急需车辆人员为困难群众运送物资……前几日,天元区团委发出志愿者招募令,很快就接到214名青年志愿者的申请,他们纷纷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绽放青春光彩。

从下午3点到凌晨3点,她的眼睛没移开过电脑

从8月1日下午3点,到8月2日凌晨3点。刘焱辉的眼睛没有移开过电脑。虽然她的眼睛有些干涩,但也不想闭着眼睛休息一会儿。她争分夺秒,录完一个,接着录下一个。因为时间很紧迫,她手头的数据需要全部录入电脑,做核酸检测的居民才能尽快收到结果。

刘焱辉是新马小学的一名老师。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后,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志愿服务内容是前往“圣洲生物”录入信息。“圣洲生物”作为株洲市指定的新冠疫情防控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正在繁忙开展结果的检测。来到这里后,刘焱辉才知这里的员工已经好几天没有休息了。

“他们这么辛苦,我也只想尽一点绵薄之力。”8月1日下午3点,一瓶水,一叠表格,一台电脑,刘焱辉一坐就是12个小时。因为核酸检测者的信息,大多是手写的,工作量比较繁重。“大概什么时候能回家,小孩哭了。”时针指向晚上11点,家里来电话了,刘焱辉的小孩才1岁,最近感冒了,晚上看不到妈妈,哭闹不止。刘焱辉一边安慰哭闹的孩子,一边忙碌打字。

和刘焱辉一起的,还有殷心怡等人,他们组成“青年突击队”,把会议室简单地布置成了临时办公室,面对着电脑和堆积成山的待录入信息,仔细录入,反复核对。

“我们现在手上在录的检测信息,对群众来说很重要,我们理解群众的急切心里,所以大家都坚持录完再走。”录完一页,又一页,终于,表格上最后一个核酸检测者信息,录进电脑里。刘焱辉这才活动了一下肩膀,长长舒了一口气。她抬头看凌晨3点的夜空,原来这般静谧。

参加社会实践营的大学生,从实习基地“转战”防疫一线

麻晓函是第七届新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营的学员。他们参观游学、到各企事业岗位上实习实践。7月29日,为安全起见,实践营提前结束。但是麻晓函和李科瑜、殷心怡、刘邱源、张鑫等几位同学留了下来,为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麻晓函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她一直想去基层了解社会治理最鲜活的状态。作为第一批到株洲的实践营学生,她被分到了马家河街道。疫情突发,她干脆留了下来当志愿者,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这个看上去文静弱小的女孩子,在烈日下坚持10个多小时,耐心地为排队人员做解释工作,严格让大家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

“作为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参与疫情防控,会为我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麻晓函说,看着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超负荷工作的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我觉得我应该留在这里为大家做点什么。

刘邱源拥有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她带领三名志愿服务新手,到云里社区开展防疫宣传工作,张贴海报、悬挂标语。为提高入户宣传效果,她主动提出晚餐过后七点半,再把大街小巷走一遍。


来源:红网

作者:杨如 蒋佳威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1/08/04/974239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