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苏莉雅 通讯员 陈海亮 株洲报道
在株洲市民生补短提质攻坚工作专班办公室,翻开2025民生实事进度台账,各项民生数据正转化为一项项老百姓的“幸福账单”。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市省重点民生实事10件24项涉及53项指标已全部达到序时进度,其中七项指标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四项指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通过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株洲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为生活“添温”。
源于“民声”,温暖“民心”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一直以来,老百姓的关心和期盼,都是株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年初,株洲市民生补短提质攻坚工作专班通过征集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收集群众意愿,推进重点民生实事由“政府配餐”向“群众点菜”转变。
近日,市民何女士拿着前几天在醴陵市中医院的检查报告来到株洲市中心医院就诊,报告的右上角清晰印有“湖南HR”的字样。看完检查报告单,医生告诉她,有几个项目这次不需重复检查。“现在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到不同医院就诊,就不用接受重复的检查了,确实是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听完医生的话,何女士感慨。
株洲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
何女士此次享受到的便捷就医服务,正是得益于株洲推行的“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打破医院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壁垒的具体成效。这也是株洲重点民生实事“群众点菜”的其一。
今年,株洲将“公立医院检验结果互认”列入了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要完成接口改造,接入省级平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完成率达到100%。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株洲也将其纳入了重点民生实事工程,既保证民生项目有的放矢,又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一杯咖啡满电出发,民生实事展现科技温度
“600千瓦的超充就是不一样,充电速度真快!”新能源车主肖先生将车开到位
据了解,超充站采用华为与九方装备液冷超充技术,配备1个超充终端及多个快充终端,可同时服务十余辆新能源车,为车主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更快捷、更安全、更舒适”充电服务,真正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畅快体验。
位于天元区天台路天台山庄旁的新能源汽车超充站。
目前,全市已建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点602个、充电桩总量达4676个,基本建成覆盖主城区的“15分钟充电服务圈”。作为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株洲上半年新建成公共充电桩299个,完成率达103%,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此外,还有完成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和验收,网络安全测试合格率达100%;促进职工医疗互助提质扩面等六项指标提前完成年度任务。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6.78万人以上、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等四项指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从生活补贴到康复服务,民生实事托起困难群众“幸福底线”
关爱困难群众,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今年,在株洲民生实事的“幸福清单”中,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水平仍旧摆在了重要位置。
年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启动。工作人员现场为家长详细解读康复救助项目的具体内容,并协助家长办理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申请审批手续。该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充分整合优质资源,全力为残疾儿童量身定制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复服务方案。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启动。
今年以来,株洲创新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出台系列政策法规及举措,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并搭建爱心平台,各级残联、康复机构与20多家企业建立帮扶关系,累计募集社会资金100余万元,惠及残疾儿童1056人。
同时,株洲圆满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和补发工作,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到100元/月·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不低于740元/月和485元/月。截至6月30日,全市共发放困难残疾人补贴19.6万余人次,发放资金1963.059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9.7万余人次,发放资金2975.692万元,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株洲以“提前+超额”的民生答卷,将政策温度转化为群众的幸福刻度。这份温暖而坚实的民生实践,正让株洲的每一个角落涌动着温情,也让“幸福株洲”的底色愈发鲜亮。未来,株洲将继续以民生“加速度”,跑出百姓“满意度”,书写更有温度的城市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苏莉雅 陈海亮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