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4日讯(通讯员 胡贝贝)近日,正午的骄阳将路面炙烤至60℃,热浪裹挟着沥青味扑面而来,整个城市昏昏欲睡。而那些散布在城区各个角落的污水管线和污水井下,却有着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地下蒸笼”里的“主治医师”
天元区博古山污水提升泵房内,排水公司维修中心的师傅正在进行定期设备“体检”。
扣紧安全绳,戴好安全帽,老班长胡前熟练地探到井下开始进行检修,安全帽下的脸颊挂满汗珠,滴落在发烫的泵体上瞬间蒸腾成白雾。“每颗螺丝都要检查三遍,这是污水输送的‘心脏’,绝不能出半点差错。”胡前紧盯压力表数值,手中扳手与金属部件的碰撞声在泵房内回荡。两小时检修结束后,他们的工装上凝结出层层盐霜,仿佛刚从盐碱地跋涉归来。
地表“烤箱”中的管网“侦察兵”
霞湾生活污水处理厂沿线,巡查员陈师傅手持探杆俯身检查井盖。55℃的井沿烫得手掌发麻,掀开瞬间,刺鼻的异味混杂热浪扑面而来。
“这些‘城市眼睛’必须保持通畅。”他一边清理井口杂物,一边记录数据。30余个雨水井、日均20000步的巡查轨迹,在微信运动榜单上勾勒出责任的轮廓——他们用脚步丈量管网安全,确保每处排水口都成为汛期的“安全阀”。
20年老兵的“水质保卫战”
“二沉池的出水质量,直接关系霞湾港的水质安全!”霞湾厂厂长蔡虎宝的身影出现在二沉池边,这位有着20年工龄的“老排水”,每天高温时段都会巡检关键设施。
在霞湾厂脱水车间内,蔡虎宝此时又钻入污泥泵站底部,检查剩余污泥泵及管道运行情况,闷热空间里油污与汗水在他手臂上绘成“作战地图”。青年技术员易敏和叶荣更换密封件,汗渍透过工装清晰可见。他们用冰镇矿泉水降温,转眼又跟随着蔡虎宝投入到密封件更换作业中。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这支“排水铁军”用坚守诠释担当:入夏以来累计检修设备181台次,巡查管网100余公里,应急处置设备故障6起,保障了处理的污水达标排放。他们是烈日下最美的剪影,更是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地下脊梁”。
来源:红网
作者:胡贝贝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