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高新区:产业“强筋壮骨” 集群效应显活力

b303cca6c8b8a0e270fe10d60de76bc.jpg

红网时刻7月15日讯(通讯员 王娜)29年前,在湘江西岸,诞生了湖南省首批国家级产业园区——株洲高新区。

如今,以株洲高新区为代表的湖南省144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已当仁不让成为湖南省区域经济最具活力的核心增长极、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桥头堡”。

一座城市有没有吸引力?考量的第一维度往往是经济活力。而产业发展从来就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德国地桩项目ACS株洲生产基地,德国Krinner公司负责人克里斯通芬·布克从德国来到中国,没有将这个基建百年企业的亚洲基地落户上海、杭州、长沙等城市,而是落户在株洲高新区。与他一起来的,还有本在德国的一家人,他说“要在这里干一番新事业”。

此心安处是吾乡!克里斯通芬·布克是众多来到株洲高新区落户的新新区人之一。打动他的,除了成本优势以及舒心的营商环境之外,还有厚实的产业积淀。

株洲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的集群效应,吸引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

在湖南意华交通装备产业园,项目迎来了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今年,全省聚焦“三高四新”提出的“十大产业”,它占据一席。未来,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领域零部件将有更多“新区造”。

作为全省重大项目的株洲信息港,今年内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有签订协议的意向,正在洽谈的企业有几十家。株洲信息港总经理何俞之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天易科技城是2017年,那时园区还是一片黄土,“现在再来,这里路通了、树种了、园区建起来了,学校也要开学了,发展实在太快!”

近10年来,株洲高新区着力发展优势产业。2018年,株洲高新区在结合株洲市15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及自己的优势和实际,“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在原有形成的产业链的基础上,今年,株洲高新区重新梳理并明晰了即将全力支持发展的全区6条优势产业链,以及发展优势强劲的新兴优势产业,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六链六组一办”的新格局。

一根根链条激发出发展的活力。较“十二五”末,株洲高新区“十三五”营业收入、技工贸收入分别实现48.3%、56.4%的增长。这期间,北汽、湖南智能智点汽车、中车电动、株洲信息港、湖南长城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中国电科、北京裕农、京东、苏宁、中南集团、凯乐科技、阿里云物联网产业基地等一批“三类500”强项目先后签约落地。这期间,该区共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257个,总投资1490.4亿元,完成投资471.64亿元。其中产业建设项目157个,完成投资349.15亿元;基础配套项目100个,完成投资122.49亿元。

志当存高远。如今,中部崛起、长株潭区域一体化、湖南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等一系列历史机遇叠加,株洲高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特别是5月20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创建“五好”园区推动新发展阶段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新时期湖南园区高质量发展擘画新起点、新征程。

好一座产业发展的图景,好一座创新创业的热土。株洲高新区,从一片片菜地和农田上,建造起一座“三生融合”“产城一体”的现代生态科技新城,成为全国第一方阵、全省第一流的园区,成为以产业而兴的现代之城。

据《株洲高新区(天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十四五”期间,株洲高新区将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延链、联链”,进一步做强做优现有三大动力产业,并构建动力科技、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多条跨产业的产业链条,形成纵向、横向联系相结合的网络状产业链,促进动力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构建超级动力产业链,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示范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引领区、“一带一部”改革开放高地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幸福区,加快建设美丽智慧城,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区。

一段新的发展,正在株洲高新区书写。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娜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1/07/15/966991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