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芦淞检察:主动对接人大议案 以“检察蓝”守护“金丝瓜”

微信图片_2025-07-25_184615_493.jpg

红网时刻新闻7月25日讯(通讯员 肖俊)为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回应代表关切,进一步落实“双衔接转化”机制,7月24日,芦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访区人大,就人大代表反映的“白关丝瓜”品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开展专项工作对接,共商品牌保护良策,守护区域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走访座谈中,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将人大代表关于“白关丝瓜”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议案与区检察院进行深入交流,并详细介绍了议案背景与核心关切。

作为承载着深厚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惠及众多农户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关丝瓜”已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农业名片和重要的富民产业。然而,近年来市场上频发商标侵权、仿冒混淆、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品牌声誉与价值,更直接侵害了广大种植户和合法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对区域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冲击。

围绕议案指出的侵权问题和治理难点,双方展开了深入务实的交流探讨。区检察院检察官认真听取了人大方面对加强“白关丝瓜”品牌保护的意见建议,详细介绍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优势与经验,双方重点就侵权行为的典型表现形式、法律适用中的难点痛点,协同构建综合保护体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并初步达成共识。

2023年12月芦淞区人民检察院与区人大、区政协联合签发了《关于加强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与转化工作的办法(试行)》,建立“双衔接转化”机制,与代表委员履职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努力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转化为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下一步,芦淞区检察院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落实“双衔接转化”机制,把代表议案转化为护航特色农业品牌、服务乡村振兴的扎实行动,让“白关丝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检察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肖俊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69/1515644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