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位帮扶工作队长的笔记:扶贫路终有尽头 致富梦终将实现

三年一晃就过去了,寒冬酷暑、风里来雨里去,经历了数不清的苦与累,但庆幸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胜利的一大步,村民心中的致富梦在一点一滴慢慢实现。

只见宽敞平整的柏油路上,整齐排着一列红叶丝楠树,仿佛披着盛装的少女,一天变个模样;一盏盏的太阳能路灯,时刻照亮了回家人期待团聚的渴望;种在高山上的油茶树,随风招手致意,一连片的农田蔬果,阳光下绽放笑脸;山脚下屹立的崭新楼房,更是为新农村的面貌盛开了新风气。

回首往事,我不禁感摡万千。2018年10月,我由单位选派担任醴陵市沩山镇泉水村帮扶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对于已经在事业单位工作20多年的我来说,突然转换角色,深感压力巨大、责任重大。

还未动身,就曾听闻泉水村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行路难。待车子开进泉水村后,我才实践到了“行路难”是多么的难!因为道路年久失修,一路坑坑洼洼,明明只是3公里的进村路,却全身酥麻,好像骨头散架一样。走到山头荒岭、杂草丛生的地段,路两旁枯燥的杂草绞藤盘卷路中,活像一条毒蛇。等到了村里,满眼都是又破又旧的土墙房。不过相比物质条件上的落后,令人印象更深刻的,莫不是一群灰头土脸小孩那沮丧的眼神。

虽然接到任务前,我也曾问过一些扶贫干部:“你们经常下乡到底是干些什么?”而现在这个答案终究还是得靠自己去解答。

一项使命一份信念

泉水村地处醴陵市东郊,沩山镇北部,距城郊14公里。2016年由两个原省级贫困村(赤竹村、东坑村)合并而来。共有耕地面积2317亩,全部为水浇地,山林面积上万亩。辖区19个村民小组、672户共2422人。其中贫困户157户558人,低保户142户,五保户56户。

一直以来,因上学难,看病难,产业发展难,集体经济乏力,基础设施较差,文化医疗落后,造成该村群众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低,小农经济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又因多村合并,遗留问题多,矛盾多,村班子也不够团结、作风不实、战斗力不强,2018年甚至被醴陵市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出路何在,如何脱贫?这项工作的推进来不及让我有半点分心。随后我认真掌握相关政策,每天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意。当然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

时值18年的冬天,天冷路滑,我是杵着拐杖走到何家老屋看望徐富香夫妇,到双河口山顶上看望重病的邹南平孤寡老人,两水坳山顶上的叶典家,宋春根。为了落实扶贫物资,有时都是亲手扛着食用油等慰问物资走进贫困户,有时一杯米酒半两花生米与村民谈心到半夜12点……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扶贫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老百姓的口碑是工作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村里做了什么老百姓心里是最清楚的。

而我的扶贫信念就是真正要让百姓看到未来的美好生活,希望泉水村村民们都能够尽享党的阳光增收致富,绽放笑脸,日子越过越幸福!

一个思路一种幸福

要致富,先修路。泉水村概莫能外。

我至今记得“幸福路”通车那天,83岁的朱婆婆杵着拐杖牵着我的手说:感谢王队长让我有生之年走上幸福之路。

只是在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中,除了地地道道的公路,修得更多的是人的“思路”。在我看来,无论是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还是整村脱贫,只有激发和打通村民自发向上的思路,才能实现脱贫攻坚的理想蓝图。

“为一间房,赴一个村”。随着乡村民宿的市场发展势头变热,我和泉水村村委商量,或许泉水村也可以试一试。泉水村本身山水萦绕、气候宜人,加上路通了,如果村里的经济产业提质发展了,常年居住在外的“候鸟”可能也会选择回归。

危房改造一直是工作队和支村干部心头病,尤其碰到东坑曾艳兰一家。今年70多岁的曾艳兰日子过的并不宽裕,自己生育两子,小儿子有智力障碍想打工也没人雇,大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挣钱维持家用。

因为大儿子很少回家,所以一年到头都是和小儿子挤在土胚房里,天晴见光,雨天成缸成日子常态。

在了解曾艳兰的情况后,我和工作队队员多次联系她大儿子和大儿媳,在讲解扶贫政策的同时也就危房改造民宿的想法与之沟通。虽然本身房屋破旧,但胜在周遭的绿树成荫,自然环境不错,地段好,假以时日这附近的农田种植成片的果园,农家乐的想法或许可行。

为此,我和工作队队员三天两头就往曾家跑,并分头做她儿子和儿媳的思想工作,耐心细致做好指导工作,动之以情,哓之以理设身处地为他思考问题,考虑他家实际情况,帮助他年迈的母亲住进老年照料中心,同时发动爰心人士将建筑材料送到他家,鼓励他好好在家干事业,照顾家人和赚钱养家取其两美,既实现了自己的幸福价值,也激励着更多的泉水村人返乡干事业,打开思路开拓前行!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才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

脱贫攻坚三年来,在株洲市、醴陵市各部门单位和沩山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修复了农田灌溉水渠1500米;加固骨干山塘2囗,蓄水量15万立方米;饮用水井蓄水池8处,安装山泉水管2000米;拉通拓宽提质改造村组道路11.8公里,安装路灯160盏。建设了200多个平方的村级文化墙。对51户四类房以修膳、拆除、新建等方式进行整治,23户旱厕全面整改成三级化粪池,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满杂草的废弃校园经过改造,也成了“日间照料中心”,让孤独老人和五保户“拎包入住”。

当难有所助、贫有所依靠、老有所养、路通了,房子新了,环境变美了,乡村经济也就活了。

去年泉水村村委班子不仅摘掉了“软弱涣散”帽,还荣获沩山镇道路和农村工作,醴陵市计生工作先进。今年为充分合理利用优美农村生态环境,泉水村还准备申请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业,利用村级惠农服务站,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的财富收入。

我由衷觉得,把老百姓的心头热起来,日子也就有盼头了!他们幸福的起点,就是扶贫路上的终点!

(文/ 醴陵市沩山镇泉水村帮扶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王四海)

来源:红网

作者:王四海

编辑:胡芳zz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1/06/05/943777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