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党百年 渌口故事丨渌口英烈宋乔生(二):武装起义桐梓山 革命火种农村燃

编者按:他发起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他策划威震湘南的桐梓山武装暴动,他带领八百矿工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在宁冈会师,他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前委之一,他是耿飚的革命领路人,毛泽东高度赞扬他的革命精神和才能,曾将他的名字写入《井冈山斗争》一文中,说他组织能力很强,带了许多水口山工人上井冈山,很有功。朱德同志更是评价“在所有的革命队伍当中,老铁军战士和水口山工人是最敏捷、最有纪律性、最有警惕性的,政治上是最先进的......”,他的事迹应该被提起,他的牺牲值得被铭记,他是我们渌口人,他叫宋乔生。4月13日开始,渌口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渌口英烈宋乔生》。

宋乔生在大罢工运动中成长起来,党的八七会议后,他被任命为中共水口山特别区委书记,正式登上水口山工人斗争的政治舞台。他深知,工人要掌握武器,建立自己的武装,紧握枪杆子才能翻得了身,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工人们开始夺枪起义。

1926年,宋乔生的工人武装队伍越来越壮大,急需枪支弹药,他打上衡阳东阳渡兵工厂的主意。可必须有一个人去里应外合,选谁呢?

宋乔生后人 宋光辉:“宋乔生通过研究,最靠得住的就是外甥耿飚,就决定让他去偷运一笔枪出来。耿飚就凭着他的才智和机灵硬是把十六支‘老套筒’和一担子弹偷运过来,交给了舅舅宋乔生,宋乔生就凭着这一批武器,组建第一支工人武装。”

随着党组织的壮大发展,根据上级指示,宋乔生深入周围农村,相继成立了18个农民协会,工农运动的兴起,革命斗争形势更为复杂,宋乔生更加体会到枪杆子的重要,如何才能尽快武装自己呢?别无选择,向敌人要。宋乔生准备等待时机夺取矿井队的武器。

1928年1月26日,宋乔生在火车坪组织召开秘密会议,次日夜,由宋乔生负总责的夺枪行动开始。

中共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专家 傅建平:“宋乔生带着工人攻打粮子岭,当时他们搞了三次军事演习,宋乔生用计,第一次和第二次喊矿井队来维持秩序,第三次就没叫他们,而是把矿井队的人引开去国民党,宋乔生就带领三队人马到山上去,夺取枪支。”

宋乔生共带领一百多人,兵分三路向矿警队进发。在矿警队地下党员谢文斌的策应下,不费一枪一弹,缴获步枪108支,子弹4箱。

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 副主任 吴志平:“这是我们当时湖南省内唯一的一次武装起义,也是湘南起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主要是突出两点,一是策应朱德成立的湘南起义,二是震慑衡阳常宁一带的反动势力。”

水口山工人武装夺枪胜利后,宋乔生将起义队伍开到桐梓山,与那里活动的400多名农民武装汇合,成立了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宋乔生任队长。当时的水口山矿局方非常愤怒,请来人称“肖屠夫”的保安队长肖宜春对工人们进行疯狂报复,一次性杀害138人,烧掉房屋数十间,同时抓走40人,被抓者被铁丝穿着手心,一路拖到常宁,宋乔生闻讯心痛不已,发誓定要打回水口山。

宋乔生后人 宋光辉:“肖宜春觉得桐梓山兵力空虚,他就攻打桐梓山,谁知道这是宋乔生设计,就是为了抓住肖宜春,他一来就中了埋伏,落荒而逃。”

在桐梓山,宋乔生第一次见到朱德,后根据朱德指示,这支工农武装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独立第三团,宋乔生任团长。独立第三团在桐梓山期间,发动周围农民打土豪劣绅,打反动团防,运用游击战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独立团的工农战士发展到了一千二百余人,威震一方,熊熊的革命火种在农村燃烧开来。

来源:红网

作者:田婧杨 郭璋 胡蓉 舒琳

编辑:胡芳zz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1/04/16/919466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