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着力”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
4月10日,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第三届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在湘潭韶山举行,作为中部崛起重要引擎的三市合力谋发展,开启一系列“大动作”,为中部脊梁“补钙”。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第三届市委书记联席会议现场。
记者发现,当前,“城市群”“都市圈”已成为激发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动力。未来区域间的竞争,不再仅靠企业间“单打独斗”,而将是城市产业链条间的“组团打拼”。
随着《关于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的签订,长株潭三地经济发展这个“大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一核”定位,长株潭被赋予重大使命
在湖南的“十四五”规划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核心举措是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区域经济格局,这里的“一核”便是长株潭一体化。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明确指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公布,提出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怎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凝聚强大合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4月10日在韶山举行的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第三届市委书记联席会议,传达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许达哲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毛伟明对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工作及会议召开作出的指示,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会上,长株潭三市市委书记、市长及省直、市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齐聚,签署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1年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关于长株潭三市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的实施意见》一系列落地文件和协议,成为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抓手。
打通“壁垒”,撬动最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1月22日,许达哲在主持召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十同”即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创业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生态同建、服务同享,为长株潭一体化画了像。
在这“十同”中,产业同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要让产业同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产业协同,这堪称一体化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关于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在长沙22条产业链、株洲17条产业链、湘潭10条产业链基础上,梳理出10条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产业、轨道交通产业、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电机电磁驱动)产业、航空航天产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等。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要求各地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这是差异一体化的基础、高效一体化的关键、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
《意见》明确了各条产业链的发展目标、主要工作、承载园区、龙头企业和牵头城市。其中明确长沙牵头的有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先进储能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4个产业。由长沙、株洲共同牵头的有航空航天、新材料2个产业;长沙、湘潭共同牵头的有生物医药产业(含高端医疗装备)1个产业。
可以看出,作为省会城市,长沙在长株潭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中挑重担,是主攻手。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链制高点、形成聚集效应、将产业链做大做强是关键词。
由此进一步优化长株潭三市产业空间和功能布局,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3+N”先进产业集群,全面提升长株潭都市圈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将长株潭核心增长极打造为全国重要增长极。
业内人士指出,长沙的辐射力主要在株洲和湘潭,这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长沙在长株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但从城市群的形态关系来说,各个城市都应该是有合理分工,发挥不同的作用,不会存在“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情况。
产业协同“抱团取暖”,打造“三个高地”
1月28日春运首日,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正式开通运营。
产业协同,无疑是湖南大力实施“三高四新”的重要载体。
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三市产业具有较强互补性,应当通过大协作、大配套,加强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市场共拓,打造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三市拥有全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85%以上的科研成果,汇聚了全省一流科创资源。应当围绕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发挥“两区两山两中心”作用,共同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落户;围绕优化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长株潭地区人才引进、评价、待遇等政策,打通人才跨区域流动障碍,营造吸引人才的大环境。
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体量占全省三分之二,湘潭有综保区等对外开放平台,株洲形成了“一中心两班列三基地”的开放平台体系。三市应当抢抓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地区崛起中实现更大作为;通过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市场一体化,打破要素流通障碍,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地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
湖南湘江新区和湘潭市人民政府签约现场。
打破行政壁垒的探索不止在产业,当天湖南湘江新区和湘潭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九华片区综合开发战略合作协议》走得更远,行政区划隶属湘潭市的九华片区将与隶属长沙的湘江新区实现统融发展。在此基础上,双方将以湘潭综保区为核心共建开放示范平台,共建高端产业集群,共建高效科创生态。先期选取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的九华兴隆湖片区和湘潭高铁北站片区共同组建平台公司加快开发建设,携手打造高端滨水城市建设范例和新兴产业增长极,合作双方已经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先行引爆片区。
打破行政壁垒,是此次会议的重大进展,但绝非临时起意,而是经验的总结。长沙雨花经开区与湘潭韶山高新区共建的“飞地园区”就是成功的探索,而长株潭三市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来合作热情持续升温,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融城步伐坚定而稳健。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颜新武 熊晓宇
编辑:胡芳zz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