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4月21日讯(通讯员 谭姜劲)汛期刚至,郴州境内连日降雨引起线路塌方而导致火车脱轨事件仍未消除影响,炎陵境内武深高速滑坡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在第51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株洲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未雨绸缪,抓牢地灾防治“知识普及、隐患排查、项目推进、部门联动”四个重点,全力迎战,尽最大努力打赢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
提高全民意识,普及识灾防灾
防灾减灾,宣传为先。为进一步普及推广全民识灾防灾知识和避灾减灾自救技能,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在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的情况下,3月10日,株洲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手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进社区”活动,以科普、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为主,在走访慰问社区工作人员的同时,现场勘查了地质灾害监测点,传达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工作要求,听取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予以解答,并向社区发放了附有区局及技术人员联系方式的地质灾害工作联系卡片,将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与社区深度结合;协助进行防疫工作的同时,向社区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册,宣传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点,增强社区群众的识灾救灾减灾意识,提升基层的识灾防灾避灾能力。
防控关键领域,加密巡查排查
春节刚过,新年伊始,株洲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把防控疫情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从未放松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针对丘陵地区中小学地质灾害问题,该局联合市教育局通过分门别类、分类施策,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限期完成治理,截至2020年2月20日,21所学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针对性地采取了防护措施,确保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株洲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运用多种手段灵活开展汛前排查。充分发挥村组、监测员和居民的作用进行现场排查,通过无人机远程拍摄或微信视频等方式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状况,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核实防治责任人及群测群防人员信息,避免人员接触的同时,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人口密集区等五类区域的核查,摸排出株洲市地质灾害隐患点1401处,其中,威胁50人以上隐患点74处,市级以上隐患点26处。
强化项目管理,力推隐患消除
严格落实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避险移民搬迁避让季报制,对每一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监督和督促,通过各种措施力推地质灾害隐患消除工作,2019年株洲市共申请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150处。今年3月26日至4月1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协同技术支撑单位对九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逐个核查、压实责任的同时,对地质灾害综防体系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实施避险移民搬迁避让和切块资金使用效率,防疫不误工期,要求既要做到工程期间保施工安全,又要做到工程结束保群众安全。督查结束后,根据将项目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形成《督查通报》,下发县市区政府,要求各地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分类分项施策,着力推进地质灾害项目管理工作。
凝聚部门合力,抓好四级联动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会商,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截至目前,今年已发布预警预报四期。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对住建、水利、交通运输、教育等关键部门下发《转发<关于做好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范围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工作,全面排查职责及辖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情况,落实好防治措施,严格做好值班值守及重点部位的巡排查,形成《株洲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汇总表》,并进一步扩充地质灾害防治联络网,全方位防控地质灾害隐患点。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特别是狠抓联防联动能力建设,做到市州靠前指挥,县市坚守一线,乡镇随时到位,村组时时监测,技术单位随时待命,切实提高对事故灾难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来源:红网
作者:谭姜劲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