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10月16日讯(通讯员 章旭 陈坦)近日,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放射科介入室为一名“食管癌食管气管瘘、气管狭窄”患者先后成功置入食管、气管双支架,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气管、食管双支架置入术为医院首例,国内仅少数医院能成功开展,介入室成功开展该类手术也标志着三三一医院介入治疗水平又增新高度。
食道癌穿孔,危在旦夕,食道支架植入化险为夷
市民董先生在3年前不幸患上食管癌,经株洲市三三一医院肿瘤科综合治疗病情一度得到控制。但今年以来吞咽困难逐渐加重,直至完全不能进食。两个月前更是出现食道穿孔、食管气管瘘,食道的分泌物携带细菌进入肺内,造成大片的肺部感染,生命危在旦夕。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肿瘤MDT专家团队会诊病人后认为,患者晚期食道癌已出现食管气管瘘,不把瘘口堵上,肺部感染将无法控制,威胁患者生命。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并征得同意后,介入室主任章旭与余勇医师第二天在DSA引导下成功植入食道覆膜支架封堵住瘘口,并重新开通了堵塞的食道。董先生回病房就顺畅的喝下了2个月以来的第一口水,3天后就可以进食流质食物。董先生眼泛泪光说:“2个月不能吃东西让人痛不欲生,能吃点东西真好!”随后通过2周的内科治疗,他的肺部感染也基本吸收,病情好转出院了。
气管阻塞,命悬一线
解决了进食问题,董先生的病情也得到缓解,可好景不长,近日来,董先生又逐渐出现胸闷、憋喘、无力等症状,在亲友的搀扶下他再次来到我院就诊。“胸闷的症状是一天天加重,呼吸都很困难,憋闷让我根本不能躺下,最严重的几天我平卧半小时就受不了了,根本没办法呼吸,我只能在座椅上睡觉,太痛苦了。”董先生在描述病情时仍上气不接下气。经医院CT检查发现董先生气管受压,肿瘤的侵犯已将他的气道“堵住”大半,左右主气管分叉处阻塞,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很可能会窒息危及生命。入院后董先生只能依靠高流量吸氧才勉强维持生命,可以说他的治疗已经迫在眉睫。
气道支架植入绝处回春
经过气管CT三维扫描,进一步确诊患者病情。市三三一医院肿瘤内科邀请介入科专家会诊后,决定为董先生实施气管支架置入术。介入室主任章旭介绍,气管支架置入术是在病人气管狭窄的部位置入金属支架,以使呼吸道重新开放,是当前治疗气管狭窄最被普遍认可的方法,但该手术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高,加之合适病例少,对医疗操作技能要求较高。
在术前一系列充分检查后,董先生被推入市三三一医院导管室接受介入手术。麻醉科周曲、陈晓东医师为患者进行了镇痛镇静,该院介入医疗团队在湘雅医院李刚教授的指导下,于患者主气道及左、右支主气管狭窄段气道成功植入了倒“Y型”支架。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和耐心细致的手术操作,支架植入手术操作仅用不到2分钟就完成了,当即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CT复查显示气管支架位置很好,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症状消失 “憋着的一口气终于上来了”
被送出手术室的董先生呼吸困难的症状立刻消失了,不吸氧的血氧饱和度98%,恢复了正常人的水平。结束了数月来“带管”生活的痛苦,董先生激动的说:“呼吸通畅了,憋着的一口气终于上来了”。
解除患者呼吸困难是进行后续肿瘤治疗的第一步,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也为患者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食道、气道支架同时在一个患者体内植入,解决进食与通气的问题,该类手术在株洲地区尚属首例,手术成功开展也使得株洲市三三一医院介入治疗水平又上一个台阶。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章旭 陈坦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