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8日讯(通讯员 颜璐)今年以来,株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创新成果转化年”的部署要求,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服务效能,通过下沉服务重心、精准对接需求、强化协同联动,着力畅通创新成果转化“快速通道”,有效打通服务企业“堵点”,为全市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沉一线“点对点”,服务主动送上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转变服务理念,主动前移服务关口,组织专业力量深入园区、企业开展精准指导。3月20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牵头举办“专利挖掘布局之高价值专利培育,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主题沙龙,邀请专家现场为19家参会企业答疑解惑,提升企业专利布局能力。7月4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荷塘区市场监管局,将“维智沙龙”商标品牌培育活动送到荷塘区,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享、互动交流等形式,为近20家企业提供商标注册申请和品牌培育的现场指导,获得企业一致好评。“点对点”上门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初期的困惑,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需求响应“一对一”,高效服务解难题。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上门走访、专题座谈等方式,主动收集企业专利预审需求,并建立“一对一”精准服务机制。面对湖南省2025年十大重点攻关项目之首——“基于北斗导航的精密管道轨控卫星平台研发”牵头单位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需求,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第一时间响应,启动省市联动机制,积极对接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并组织专人提供上门辅导和全流程跟踪服务,仅用28个工作日即助力该关键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有力支撑了重大项目的研发进程。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遇到困难,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同样通过高效的省市协同和“一对一”专业指导,仅用5天就帮助其3件外观设计专利成功获权,及时保障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项高效服务被中国消费者报作为“服务型执法”典型案例推介。截至目前,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完成21批次专利预审主体资格备案工作,全市成功备案企业达311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生态共建“面对面”,协同联动优环境。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联合各方力量,延伸服务触角,共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4月8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走进湖南工业大学,举办“知识产权服务进高校”专场活动,开展专利预审政策宣讲、申请文件撰写培训及现场答疑,提升高校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成果转化能力。4月29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再次携手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举办“同轨加速度,智聘创新路”知识产权进企业活动。活动中,正式为“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车株洲所工作站”授牌,标志着株洲市首个设在企业的省级知识产权工作站成立。该工作站将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构筑知识产权“护城河”,在全市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创新的浓厚氛围。
株洲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下沉服务“点对点”、需求响应“一对一”、生态共建“面对面”的系列举措,有效破解了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难题,缩短了创新成果转化周期,为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表示,将持续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坚实的知识产权支撑。
来源:红网
作者:颜璐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