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证书。
红网时刻株洲5月4日讯(通讯员 蓝波)日前,从第15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组委会传来好消息:株洲景炎学校刘沛菡和余明达两位同学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出色的发挥,以及精彩的答辩和完美的展示,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最终双双摘得大赛金牌。
4月19日至21日,第15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发明展在河北省浩博临城实验中学举办,参赛的300多名选手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的关怀下,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发明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总课题组组长罗凡华创办的一项全国大赛。该项赛事目前已成功举办14届,每年直接参与创意大赛的人数达到100多万人,覆盖全国28个省市,年产生知识产权成果并申请专利达到5万项以上,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教育的交流平台,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
作为此次景炎学校的参赛选手,1813班的刘沛菡和1814班的余明达的作品早前在湖南省第四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也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
刘沛菡的参赛作品是《一种双反射视觉暂留演示装置》,它巧妙利用两个贴合在旋转电机轴上的反光镜,将激光汇聚在光屏上,形成明亮的光点。由于人的视觉暂留效应,人们在光屏上看到的是连续、不断变化的精美图案。
刘沛菡的参赛作品是《一种双反射视觉暂留演示装置》。
余明达的参赛作品是《一种山区移动式多角度树苗打孔机》,它以蓄电池作动力,将钻机安装在可移动的平台上,从而为野外植树打树洞提供了一个便携、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余明达的参赛作品是《一种山区移动式多角度树苗打孔机》。
由于两位同学表现优异,引起了大赛创始人、青少年创造发明专家罗凡华的注意。赛后,罗凡华特别邀请两位科技小达人一起合影留念,并相互交换联系方式。
一个月内,连获省赛一等奖、国赛金奖,景炎学子在传统优势项目——创新发明方面再立新功,再展新姿。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景炎学校以生为本、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实施。学校把“创新能者”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之一,高度重视孩子们的创新品质的培养,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学校不但投巨资建成了装备精良的创新专家工作室和学生创新活动室,还聘请了专职创新教育专家和专业老师作指导,实行课内创新课程和课外社团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通过校级、市级、省级、全国级创新实践能力比赛平台历练成长、展现实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蓝波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