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讯(通讯员 唐挽澜)为深入推进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充分发挥株洲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专业引领与区域辐射作用,11月6日,由株洲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牵头组织的“送培到区”活动在株洲市儿童福利院(株洲市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强师资、提质量、促融合”目标,通过示范教学、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为构建高质量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活动由株洲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办、株洲市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协办,株洲市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承办。
活动中,资源中心巡回指导教师团队呈现了三节高质量的示范课程。三节课均采用教师自制的个性化教具,充分适配特需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展现出精准施教的专业素养。

教师陈静执教的孤独症儿童康复集体课《讲卫生——洗手》,以生活语文为核心,运用多感官教学手段,配合自制的“生活语文语音沟通夹”辅助沟通教具,引导学生在情境化、分层式的教学设计中进行语言表达,掌握相关词语与句式,生动诠释了“生活即教育”的特教理念。
教师沈佳惠的美术课《自然艺术探索:园林山石景观》以微缩景观创作为载体,选用来自生活的自然素材作为美术材料,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园林山石景观的布局原则,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具有空间层次的景观作品,巧妙融合自然美学与职业启蒙教育。
教师蔡梦丽的个训康复课《魔法配对屋》围绕“关联物品配对”目标,借助自制的“多功能配对立体绘本”,结合“恐龙家做客”等趣味游戏化情境,开展贴近生活的功能性认知训练,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康复与生活应用能力的有效结合。
示范课结束后,现场开展了深入的评课交流。株洲市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代表段锦霞、王小芳、王丽君分享了观课感悟。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资源中心办公室主任王金花从教学目标分层落实、学生参与有效性、教学策略适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专业点评与总结。
随后,教师刘雅琼带来《基于融合教育进程中区域内特殊学生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初探》的专题讲座,系统阐述了区域特教中职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实施策略,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活动期间,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向株洲市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授予“中重度障碍学生中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战略合作基地”牌匾。这一重要环节标志着双方将在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

株洲市儿童福利院(株洲市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院长刘芳表示,本次送培活动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三节示范课充分展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扎实的专业功底。授牌合作将开启校际协同发展的新篇章,期待学校在专业引领下,共同推动区域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此次“送培到区”活动不仅搭建了区域特教资源共享的平台,更通过授牌合作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为株洲市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唐挽澜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