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渌口法院:情法兼顾显温度 数年“骨头案”终化解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4日讯(通讯员 肖唯)近日,株洲市渌口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解决了一起横跨二十余年的“骨头案”。本起案件时间跨度长、双方矛盾积累已久,申请人的诉求长期无法得到解决。渌口法院执行局联合村委会一同调解,为当事人释法说理,最终成功化解矛盾,双方当事人也放下过往积怨,重归于好。

申请人黄某与被执行人袁某系同组村民,2003年6月30日,袁某驾驶农用三轮车搭载黄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黄某受伤致残。后黄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袁某应支付黄某各项经济损失及交通事故赔偿款7万余元。判决生效后,袁某未按判决履行支付义务,黄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经财产调查,未发现袁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袁某一家在案发后早早搬离本地,人间“消失”,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法官,袁某的母亲近日离世了,袁某会回来处理丧事,这几天可以找到他了。”黄某的一个紧急电话,打破了办公室的平静。这条突如其来的线索,让这件沉寂了二十二年的陈年旧案,迎来了破晓的曙光。

图片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执行干警已集结完毕,驱车直奔袁某老家。警灯划破黎明的寂静,这场准备了二十二年的“执行之战”,在乡村的晨曦中悄然展开。

鉴于双方当事人均为同组村民,且袁某一家正在处理丧事,法官前往村委会了解情况,同时寻求村委会协助,希望在不影响袁某家中处理丧事的情况下一同参与调解。

在村委会先前介入并调和下,袁某的家人主动联系了法院,请求法院组织协调。

法官当即与村委会干部前往袁某家。“家中老人过世,请节哀。但我们这个时候上门,也请你们多理解。这二十二年来,黄某因残疾无法正常工作,又得不到赔偿,家里经济雪上加霜。这样的苦楚又有谁能理解呢?二十二年的承诺,也该兑现了。”法官将案件利害关系阐明后,袁某表示需要一定思考时间。

下午就该案调解,法官和院领导再次前往袁某家。过程中,袁某子女表示父母因本案已离家数年,期间多次表达了想晚年回乡定居的意思,但因和本案申请人黄某的纠纷,双方关系剑拔弩张,才数次拖延回乡计划。

了解此情况,法官与袁某一家分别开展了谈话,向其分析了本案申请人的难处及本案的利害关系,从法理、人情、乡谊多角度耐心疏导。同时,通过“背靠背”调解,黄某也了解到袁某一家的难处,态度逐渐缓和。经一下午三个多小时的协调下,当事人双方数年的隔阂正一点点弥合。最终黄某与袁某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袁某的子女代袁某向黄某当面支付了交通事故赔偿款。至此,二十二年的恩怨,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化解。

“我真的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这笔钱还能拿到……谢谢你们,谢谢法院!”黄某在案款兑现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起案件的顺利执结,不仅是一个案件的终点,更是该院践行“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理念的生动实践。它充分展现了该院执行干警不放弃任何一条线索、不辜负任何一位当事人的执着与担当。无论案件过去多久、阻碍多大,只要有一线希望,渌口法院执行局必将全力以赴,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达。

来源:红网

作者:肖唯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55/68/1545377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